□ 吴 涛 华 宇
安徽华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徽省太和县一家成立于1953年的县级医药企业,原名太和县医药公司。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受个体医药经营户的冲击,加之企业自身管理不善,累计亏损980多万元,银行贷款和外欠货款达2000多万元,濒临破产。1991年,以王军为首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这家企业走上了一条以整顿求生存、以规范促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创新引领 科创先行
王军带领华源全体干部职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创新”、三个“一以贯之”和“五个过硬”的指导思想,立足自身优势、科学谋划,华源医药守正创新,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科创前行。
王军临危授命,力挽狂澜大力整顿,带领公司走向飞速发展。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30年,无不与安徽华源、太和医药事业乃至太和经济发展密切相连。30年来,安徽华源在全国各地拥有近百家子公司、上万名职工,上下游企业、工厂、供应商等的工人在200万人以上。建有现代化仓库40余万平方米,药品日常库存量价值30亿元,4000多医药厂家的6万多个品规的药品在此集散,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医药大流通基地。其销售行情被称为全国医药商业的“晴雨表”,30年光阴弹指过,王军内心却愈加笃定:“做大商业规模,做强工业板块,做活平台经济,做好健康产业,逐步形成以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医药健康等三大板块为核心,物流、电商、诊所连锁、医疗器械、保健品、销售、国际贸易等多个平台为支撑的医药产业链”,安徽华源缔造“百年华源”“常青华源”的初心从未改变。
30年来,华源医药集团在王军的掌舵下,创造了许多骄人的业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谈到科技创新时,王军侃侃而谈:以建设创新型公司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创新要素,转化科技成果,培育创新企业,建设创新载体,激励创新人才,完善创新服务,加大创新投入,公司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提升。
创新,正激活华源医药的无限潜能,成就华源医药的最大优势。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跑出了“加速度”,创新型发展迈上新台阶,产业科技实现了新突破。一组组含金量十足的数据,一件件创新的故事,集中体现了华源医药的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成为重要的创新抓手。华源医药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两位院士指导运筹着华源科技创新研发:六个科技中心、研发中心,四个实验室,一个中药材众创空间,与三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产、学、研相结合。拥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68项,科技成果转化效益1.6亿元。数据华源、掌上华源、智慧华源、科技华源在创新中发展。
提升格局 铸就辉煌
格局提升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华源国际贸易中心已经与亚洲、南非、东南亚40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往来,由“买全国、卖全国”到“买全球、卖全球”,华源医药的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明显提升。
产业创新:组建了浙江华源医养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系列智慧医疗养老设备产品,开展智慧医疗养老业务,由华源医药全资投资11亿元建设的临泉华源医院。医、养结合,深受人们的称赞。
安徽华源人在狭窄的空间内腾挪转移,最终缔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模式:不断巩固“品种全、价格低、质量优、服务好”的优势,实施“定位广大中小城镇、抢占中低端市场”的销售战略;坚持工商并举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医药工业;实施“立足太和、走向世界”的提升战略,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组建各省市子公司,抢占异地市场;转型升级发展大健康产业、物流、电商等平台经济。在时代中成长,在时代中成熟,在时代中激荡,这段经历孕育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华源。
对诚信的坚守体现在华源的日常工作中,正是在运行上坚持“五统一、一分销”(即统一购进、统一仓储、统一财务、统一票据、统一价格,分公司销售)的管理模式,以“规范救市、质量立市、诚信兴市、服务活市”践行了诚信的内涵。
除了加强内部的管理之外,安徽华源还从药品源头守牢质量关。安徽华源直接与国内众多知名医药制造企业建立牢固的战略合作关系,将生产与销售环节直接勾连起来,既能防止假药的渗透,还能减少中间环节,节约运输、财务等额外成本。目前,华源医药经销全国4000多个厂家的6万多个品规的药品,药品日常库存价值30亿元,近10万家下游客户常年来公司采购。
回顾安徽华源的发展史,王军直言,正是一次次对诚信的坚持和坚守让企业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一次次对诚信的重视才有了大规模出重拳下猛药的整顿和规范行动,也正是因为一次次心系诚信,才有稳定市场发展的“良方”,才将诚信的理念落在了实处。
除了在智慧医养领域大显身手,安徽华源在过往优势领域同样一刻不敢松懈。近年来,依托商业优势,安徽华源大力发展医药工业,下属四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华源安徽仁济制药、宁夏沙赛制药、安徽锦辉制药、安徽广生药业,拥有大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固体制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200多个品种,近300种规格。
平台经济也成为安徽华源的一张“名片”。安徽华源投入13亿多元,建设了占地700多亩的华源医药物流园,整合了100多家物流资源,成立了华源物流公司,拥有2000多台货运车辆,成为以药品运输为主、其他商品流通为补充,立足苏鲁豫皖、网络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物流平台。华源医药物流园先后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从2008年开始,安徽华源开始在太和县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华药会,每届大会均有2000多个厂家布展,展区人流量均在10万人次以上。发展十余年来,华药会已成为国内医药界的一大品牌盛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从2020年开始,华药会以线上交易为主。华源医药网和华源商城拥有上万名会员,已成为国内较大的医药门户网站和交易平台。安徽华源网络营销中心推出了“创业者模式”,已覆盖全国1800多个县区。目前,集团公司电商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
华源物流园内建有18万平方米的保健品展销大厅,吸纳了200多家保健品经营企业入驻,保健品年销售额在30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国较大的保健品市场之一。此外还搭建了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国际贸易等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0年,安徽华源销售额达到了322亿元,上交税金3.4亿元,位居中国医药商业企业第十位,中国国医药仓储企业50强第六位,安徽医药商业第一位,安徽民营企业营收百强第九位。事实上,安徽华源已连续五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30年,华源人一路汗水、一路艰辛、一路辛酸,铸就了华源可歌可泣的成长史、发展史、艰辛史、创业史、奋斗史、奉献史、关怀史、辉煌史、感恩史。
30年,华源人创造了阜阳经济发展史上、改革开放企业史上的奇迹:拥有全国位于县城的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全国医药企业下属有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同被安徽省委、阜阳市委列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战略的全国展会,连续16年位列安徽百强企业榜,成功进入中国500强,开展“国字”号品牌展会,捐赠价值2000万元物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连续15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