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 俨 王咏雪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大抓落实”鲜明导向,全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突破行动,进一步转变思路、创新打法,实行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节点责任化调度方式,推动全区重点项目提速、提效、提质。1月~11月,全区投资同比增长13.3%。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9%,新纳统固投项目181个;7个省级重点项目、16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均超150%。
顺势而为,统筹谋划加压奋进。一是以新姿态开启新局面。在投资连续两年增长20%以上的背景下,乘势谋发展,顺势抓项目,再次确定两位数年度增长目标。说了算、定了干,攻山头、打硬仗,1月~11月,全区投资增速始终保持在13%以上。二是以大项目引领新发展。制发《崂山区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突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城市更新四大领域,确定总投资1800亿元的200个重点项目,支撑全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三是以新算法指导新打法。建立“重点项目投资+挖潜投资”的调度新模式,明确27个牵头责任单位年度投资目标,用目标倒逼责任、倒逼措施、倒逼落实。
顶格协调,纾困解难重点突破。对青岛华润万象汇等116个支撑项目,实施区级领导包联推进机制,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冲锋在前带头抓项目推进。其中,对山东能源研究院等重点大项目,发挥专班总牵引作用,顶格倾听、顶格协调,确保项目提速。对实验学校初中部等84个重点项目,实施牵头单位主责推进机制,“一把手”全程调度,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盯上、靠上,进现场、解难题、促进度。召开各类专题会、现场会100余次,解决微电子产业园市政配套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东院区土地征迁等重点问题160余个,确保全区重点项目对投资增长形成绝对支撑。
改变打法,比学赶超全面提速。一是挂图作战。确定116个支撑项目月度节点1200多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于慢于月度计划的项目进行黄灯预警,倒逼牵头单位通过抢进度方式将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二是精准调度。优化日落实、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建安费、设备购置费、土地费等其他费用三类投资进行精细调度,制发各类督查专报、督查通报80余期,确保建安投资稳定增长,对GDP起到关键拉动作用。三是评优亮短。每月集中展示、通报27个牵头单位年度投资目标完成进度,对于完成不达进度的牵头单位,区领导适时约谈、督促,提升相关单位抓项目、促投资的责任感、紧迫感。
创新机制,高效协作精准服务。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组建五支小分队,聚焦项目招商引资、土地征迁、供地规划、施工手续、开工建设等关键环节,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累计完成供地2000余亩,核发规划、施工许可600多万平方米,保障银丰财富广场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实施改革创新,积极推行“拿地即拿证”等改革措施,印发《关于办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土石方整理、桩基础施工许可的通知》,对列入重点项目名单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拿地、确定施工单位后,先行办理土石方整理施工手续,推动银丰商业等13个项目提前开工。
“扫楼扫街”,深入挖潜颗粒归仓。一是压实“扫楼扫街”工作责任。制发2021年投资“扫楼扫街”清单,按照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挖潜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挖潜机制。二是常态化开展“扫楼扫街”活动。瞄准全区750多家规上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定期调度走访,挖潜项目150多个。三是做好“扫楼扫街”清单式管理。建立台账,动态维护、定期更新,成熟一个、纳统一个,1月~11月,新纳统通标公司设备购置等挖潜项目107个,对投资增长形成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