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王子谦报道 “海南‘十四五’金融业围绕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对标国际规则加大金融开放创新。”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管毅近日表示,海南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起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海南省近日公布《海南省金融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为2025年实现自贸港早期安排、早期收获提供金融业发展路线图。
管毅介绍说,为初步建立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海南吸引境内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落地;创新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推动“监管沙盒”落地应用,探索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副行长谢端纯提出,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取得重要进展,今年1月~11月全省涉外收付款总额同比增长127.91%,全省银行结售汇总额同比增长66.02%。
“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海南银保监局副局长文锋谈道,海南将加强种业、现代农业、深海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等自贸港“陆海空”产业领域的金融创新。
当前海南有34家上市公司,计划至2025年增加到50家。海南证监局副局长罗精晖称,自贸港政策利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海南将引进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落户。
“海南自贸港金融业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做好金融风险防控。”管毅称,海南将做好自贸港金融开放的压力测试,高度重视并提前应对绿色转型发展、金融科技、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的风险,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