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放管服”改革下深水 民营企业发展上台阶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从服务、运行、保障、培育、发展等5个环节同步入手,通过融心、融智、融力、融育、融合全链条“五融”服务,铸优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 高 寒

“‘近悦远来、宾至如归’的营商乐土深耕厚植,每一家驻区单位企业都能享受到精准贴心、专业高效的优质服务。”徽记集团是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的“老企业”,其负责人毕守英说,她能深刻感受到区域营商环境的每一次改善。

中小微企业是保市场主体、促民生就业的生力军。近年来,金牛区接续升级营商环境政策1.0版至4.0版,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催生了大量的市场主体。2021年上半年,全区存量市场主体首破40万户,位居四川省各区(市)县第一;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5%,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

在经济持续向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如何更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用工难、政策落地难等痛点堵点难点问题?金牛区紧紧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从企业需求出发,突破“行政”视角,从服务、运行、保障、培育、发展等5个环节同步入手,通过融心、融智、融力、融育、融合全链条“五融”服务,在流程再造上再下实功夫,在治理藩篱上再啃硬骨头,在企业服务上当好“店小二”,全力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以“简政放权”抓“融心”

主动为民服务增便利

“我们秉持‘企业满意度最大化’的服务理念,持续实施‘三通三最’‘五减五优’利企便民改革专项行动,在服务大厅安排有导办、帮办‘红马甲’志愿者服务,创新设置‘高频快办’‘小件速办’窗口,让群众办事来了就办、办了就走;设置‘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真正感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家的温暖。”金牛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介绍说。

金牛区从“用户视角”出发,深化“放管服”改革力行简政之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将准入、生产、经营、退出全流程所涉及的核心事项再次集中、集约、集成,以“减证”促“简政”,以“高效”求“实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商事登记是企业开办的第一道门槛。金牛区将新办企业注册、刻章、税务、人社、公积金和银行开户全部纳入企业开办服务链,提供免费复印、免费刻章、免费寄递的“三免”服务,并在全市率先推行企业住所(经服务营场所)申报登记试点改革。

“真是太方便了!”成都人居兴西置业有限公司经办人谢汶岑激动地说,她从在窗口提交申请材料到工作人员审核完毕,不到2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近年来,金牛区大力推行网上办、容缺办、掌上办、就近办、无感办等便民举措,推出“主题式”“套餐式”“跨省通办”“智能办税”等多元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实现非涉密事项100%网上可申请、90%以上可全程网办。2021年1月~10月,全区新增市场主体62,011户,其中新增企业42,780户,增量位居全市第一。

以“数字政府”抓“融智”

坚持改革赋能激活力

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语境下,金牛区抢抓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新课题,积极搭建场景式孵化体系、智慧政务、数字平台等基础平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21年7月,金牛区启动运营“线上蝌蚪云+线下蝌蚪家”企业服务中心和科创赋能中心,通过“双中心”“双蝌蚪”联动,发布科技创新机会清单,打造集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和创新链“六链融合”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锻造最美科技企业“育婴房”。目前,已成功入驻辰创科技等重大项目,引进规上科技服务型企业13家,成立了200余个社区商家联盟,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实现178亿元,位居全市第一。

同月,四川省(成都金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正式授牌,这是全省唯一在区级设立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综合平台。该平台将知识产权保护追溯至设计研发阶段,为金牛区大院大所和服装时尚产业等创新主体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前置保护以及知识产权申请、维权、品牌孵化等多维度、复合型延伸服务。目前,该平台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17家,新培育25家企业申报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项目,2家企业申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6家企业申报四川省专利奖。

为加快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汇聚、共享、应用,金牛区优化完善政务数据全过程治理平台功能,创新打造“智能审批”“无感服务”等智慧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在全国首创行政审批现场勘查全程电子化标准化;在全市率先研发个体工商户登记业务“智能审批”,实现“自主申请,自助打印”。“行政审批现场勘查全程电子化标准化”被评为2020年四川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做法。

以“多点驱动”抓“融力”

着力要素匹配强保障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金牛区高度重视企业服务工作,建立了“区领导每年2次+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每季度+服务专员7×24小时”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并提供多渠道的社会化服务,聚力人才、科技和金融等要素集聚成势,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大舞台。

金牛区聚焦企业融资难、上市难等问题,建立“金牛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站”,提高“科创贷”“壮大贷”“园保贷”等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强化政银担企合作,搭建企业“金融超市”,已帮助企业融资145亿元。

同时,深入实施“骄子计划”“俊彦计划”等品牌人才工程,持续完善“1+N”人才政策和人才安居、就医就学等保障服务,保持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基金。目前,金牛区已引育人才36万人,累计入选省市人才计划专家45人次,连续5年位居五城区第一。

“中小企业的活力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为壮大民营企业‘群英谱’,金牛区还以‘精准帮扶’抓‘融育’,靶向瞄准抓政策、精培育、推增量等方面,加强培育扶持和奖励激励两手抓,吸引更多企业扎根金牛,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建功立业。”金牛区有关负责人说,在“十四五”起步的新征程中,金牛区将谋定后动、谋定快动,加快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的转变,政企携起手唱好共谋共赢的“双城记”,并以“法治护航”抓“融合”,加强政企沟通,为企业发展护航。

2021-12-17 四川成都市金牛区从服务、运行、保障、培育、发展等5个环节同步入手,通过融心、融智、融力、融育、融合全链条“五融”服务,铸优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766.htm 1 “放管服”改革下深水 民营企业发展上台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