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加快商圈建设、丰富消费供给,实施品牌消费战略,大力发展数字消费……”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侯立松向徐州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社会企业现场推介自己在《徐州打造国际性消费城市前瞻性研究》中的观点。在当天举办的徐州市年度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推介交流会上,699项研究成果首次面向社会“寻亲”。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推动改革再突围。徐州市社科联精心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品牌项目,今年,徐州市社科基金项目实行书记市长圈题、部门领导命题、学科建设选题“三位一体”科研机制,开展一系列重点课题集中攻关,最终形成了699项理论研究成果。
如何才能进一步破解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之间的瓶颈制约?徐州举办推介会,并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创新举措,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共同做好服务徐州发展这篇“大文章”。
对接会当日,徐州市社科学者分别从不同领域推介了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涉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徐州应有的定位和作用、全面开启“两汉文化”名片系统打造、徐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加快推进徐州市企业上市、徐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等。
“社科理论研究成果要成为党委政府决策的有效参考、各职能部门的行动指南,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体现咨政价值。”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新科表示,徐州要积极拓宽研究成果的推介传播渠道,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拓宽研究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形式多样、载体多元的成果报告制度;拓宽研究成果与学术活动的对接渠道,继续增强对外传播的开放性。(姬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