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风采

让医疗服务更好惠及当地百姓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发展为民侧记

□ 李金花 方 晴

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规范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医疗服务惠及当地百姓,是县级医院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75年发展历程的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本着“尊重生命,呵护健康,注重人文,精益求精”的宗旨,以良好的医疗服务造福县域百姓。

做强专科

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重点学科建设作为临床诊疗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其数量和建设水平直接反映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地位,决定着医院的发展潜力和方向。”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旭如此认为。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未来。近年来,该院锚定增强人才队伍“软实力”、推进技术体系及重点专科建设,潜心钻研强本领、努力攻关求突破,用高超的医学技术和贴心的医疗服务为百姓解病痛、送健康。

据了解,医院已成功开展全脑血管造影检查、PTCA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肝脏肿瘤血管介入治疗、椎间孔镜技术、关节镜手术、人工股骨头和关节置换术、脑血管疾病卒中管理、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等技术,填补了县域空白,有的还处于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目前,医院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个、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是临沂市最早规范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两家医疗机构之一,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提高了核酸检测效率,成为山东省肿瘤医院规范化诊疗基地,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自2019年底成立至今已立项并启动各类临床试验项目23项,高血压达标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陆续通过国家或省市的评审或认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建设”通过临沂市残联的评审验收,孕妇学校、肝病课堂、伤口造口门诊等为群众健康保健带来了便利。

贴心服务

满足患者多元需求

改善医疗服务是群众导向,是医改要求,是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该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群众就医感受,为患者提供全天候、全员性、全流程、全覆盖的整体优质服务。

医院实施一体化管理,实现患者从挂号到就诊不超过10分钟;推行无节假医院、专科专治;微信公共平台为患者提供移动服务,实现包括导诊挂号、费用支付、就诊导引、报告查看、押金缴纳、住院清单等全流程闭环服务;利用“互联网+”开展“安心护理、护士到家”活动,短短一年时间,入户服务病人260余名,真正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在身边”的服务。

为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每年的妇女节、重阳节以及爱眼日、高血压日等公共卫生节日期间,医院都会组织专家队伍深入社区、厂矿、学校等开展送健康、送服务、义诊义治等活动。2018年~2020年,该院开展义诊活动40余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免费发放药品价值近4万元。

资源共享

牵头建立医共体

在保障全院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该院主动与乡镇卫生院对接建立医共体,至2018年与全县19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医共体关系,实现了医共体单位全覆盖。

医共体内,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充分发挥全县医疗机构的“龙头”作用,派驻专家下沉指导工作,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为原则,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为转诊患者开辟绿色通道;担负起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重任,成为培养基层技术骨干的“孵化器”。

同时,医院建立“互联网+远程会诊”系统,如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等,消毒供应中心和医学检验中心全县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实现与成员单位的信息互联互通。

在医院远程心电中心,隔空阅判心电图、隔空为百姓诊断心脏问题已是再平常不过的工作。该院每天有专门的医生负责读取上传的患者检查图,并会同心血管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2019年10月~2021年11月底,远程心电系统已让169,009名患者受益,医院救治心脏病患者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

“我们将以便民惠民为主线,以智慧医院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以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的健康。”李旭对医院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12-15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发展为民侧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675.htm 1 让医疗服务更好惠及当地百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