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民
只因儿时的梦想和青年时期“当一名优秀火车司机”的诺言,从青丝到白发,从司炉到“首席机车司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杜海宽在平凡岗位创造了连续36年零违章、零违纪、零机破、零晚点、零投诉的“五零”纪录,安全运行5500多趟、160多万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两个来回还多。
勤学苦练争当行业尖兵
从小生长在铁道边,驾驶“铁马”在千里铁道线上驰骋是杜海宽儿时的梦想。1985年,杜海宽毕业来到包头西机务段技术室。为实现“火车司机梦”,他一连写了4份报告。刚开始,他负责给机车锅炉投煤烧水,由于业务不熟,干活不得要领,没几天他的双手就磨出了血泡,还常被师傅批评。凭着一股不认输的钻劲,三年间杜海宽实现了从司炉、副司机到司机的“三连跳”,并荣获“铁路青年七五立功勋章”。
东风4C型机车风源净化装置在冬天常因转换阀动作不到位出现漏风问题,杜海宽总结的“关闭控制器电源、手动转换的20秒快速处理法”,全段广泛推广。2009年,电力机车上线,46岁的杜海宽主动学习备考,顺利考取电力机车驾驶证,再次成为新机型的业务尖子。这些年来,年过半百的杜海宽参加系统“三大活动”技术比武,在电力机车组拔得头筹,并取得平稳操纵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精益求精提供最优体验
坐在火车头里,杜海宽眼里时刻盯着前方的路,心中常想着身后旅客乘车的舒适度。2010年起,杜海宽开始担当包头至榆林间旅客列车牵引任务。这段303公里的线路上有4个隧道、18个分相区,不计其数的曲线、坡道间有近30处11‰以上的高坡地段、2处长大坡道,列车的平稳操纵难度不言而喻。
结合线路纵断面和新机型特点反复试验,杜海宽“自创”在操作台立积木测平稳度的方法。列车行驶中,如果积木倒了,就让徒弟把区段和时间记下来,退乘后认真分析行车记录,不断改进优化操作手法。渐渐地,记录本上从最初的一趟几十条记录减少到几次往返才记录一条。在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精益求精的磨炼中,杜海宽练就了“起车客不知,停车客不晓”的操作手法,总结出“三固定、两测速、一对标”的平稳操纵法和“察、检、验”三字故障处理法。为南来北往的旅客带来了更好的乘车体验。每当看到旅客满意的笑脸,他就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认真严谨只为安全出行
安全是旅客出行的最基本需求。
36年间,杜海宽始终如一践行“把标准养成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安全理念,熟记各类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一次标准化操作,不论有没有人检查、添乘,工作标准决不降低。
一次,暴雨天值乘,徒弟巡检汇报时漏了项,自此杜海宽开启了全程“陪练”模式。徒弟家距离单位大约8公里,杜海宽和徒弟一起步行上下班,边走边考规章制度;作业中,他坚持让徒弟做巡检汇报,有遗漏随时提醒、强化记忆;退乘后,回到公寓,他又拿起规章追着徒弟“喋喋不休”,直到徒弟滚瓜烂熟。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徒弟业务水平明显提升,多次成功处理机车故障。“出勤出题,退勤考试”、公寓学习讲理论、出勤上车教实作……杜海宽的带徒方法被其他“大车”师傅纷纷效仿。
这些年,杜海宽先后带出50多名业务强、水平高的火车司机,9人走上了管理岗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杜海宽更是自我加压、担当奉献,主动申请执行非常预备18次,发现、消除安全隐患14起,利用微信与同事交流业务技能和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