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角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

咸宁全市1862个小区已全覆盖组建党支部和业委会

十六潭公园

湖北省咸宁市坚持把打造“红色物业”作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抓手,聚焦“不让一栋楼一间房一个家庭不在物业覆盖下”的工作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市1862个小区已全覆盖组建党支部和业委会,全覆盖选定物业管理模式,今年7月在全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相关经验做法在《湖北日报》等媒体上宣传推介。

建支部、强功能,完善小区组织架构。坚持集约就近,小归大、散归整,把全市小区优化划分为1862个。坚持把党的组织建在每一个小区,推动小区全覆盖组建党支部。突出小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程主导业委会组建、换届工作,全覆盖成立小区业委会(自管会)。在做好全覆盖组建小区“两委”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开展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履职情况“回头看”,深入查摆少数小区党支部书记空缺、一些业委会成员不依法履职等突出问题,推动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规范履职、切实发挥作用。大力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物业项目党建指导员、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列席社区工作例会等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小区党支部与物业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起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小区业主委员会为基础、物业服务企业为支撑、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架构。

强统筹、抓发动,优选物业管理模式。组织开展专项行动,逐个街道制定“红色物业”全覆盖方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充分依靠党组织和业委会力量,广泛开展“星空夜话”等活动,针对一些群众提出“三无”小区搞不起物业、单位自建小区不愿搞物业、新开发小区搞不好物业等问题,面对面宣讲政策、听取意见、充分沟通,在引进物业企业、选定物管模式等问题上形成“最大公约数”。聚焦群众最关注的降低物管成本问题,结合“三无”小区、单位自建小区、新开发小区的实际,推出自管物业、托管物业、红色专管物业等模式,分类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引导居民群众自主选择。以咸安区永安街道宏宇小区为代表的一批“三无”小区,在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的引领下,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定规约、明收费,实现了从“失管”到“自管”的美丽蝶变;以咸安区温泉街道人事小区为代表的单位自建小区,在社区小区党组织和单位退休老党员的努力下,通过宣传物业管理政策,解决了小区居民物业消费观念落后、不愿意实行物业管理的问题,实现了从单位“弃管”到物业“托管”的华丽转身;以咸安区温泉街道银泉名座小区为代表的新开发小区,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通过“三方联动”,打造红色专管物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由“婆媳怨”变为了“哥俩好”,实现了从问题小区到明星小区的转变。

配公服、抓托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小区公服清理移交攻坚行动,突出分类施策,结合已建成小区、在建小区、老旧小区等不同情况,综合采取移交、新建、租赁、共享等方式确保小区公共服务用房保障到位。截至目前,全市已配备小区公服用房10万余平方米。积极引导国有物业企业与街道合作,深度参与“红色物业”全覆盖工作,通过提供“点单式”服务等多种办法,解决部分规模较小、市场化物业不愿进驻的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在合作方式上,探索“肥瘦”搭配、打包进驻等多种方式,保证盈亏基本持平,增强企业进驻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咸安区温泉街道把68个老旧小区统一打包交由桂泉物业公司管理,通过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扩大物业管理区域等措施,着力降低老旧小区物管成本,提升物业管理质量和可持续性。

建机制,搭平台,增强物业覆盖质效。大力推行“三方联动”机制,在小区党支部领导下,小区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共同参与,每月举办一次小区“圆桌会”,面对面协商议事、实打实解决小区治理具体问题。全面加强物业行业监管,探索推行“物业服务等级第三方评定”机制,督促引导物业企业规范经营。大力开展物业管理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公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红黑榜”第一批名单12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把红色物业纳入城市管理综合考评,聘请第三方加强对各类小区基本物业服务落实情况的督查评估,结果作为衡量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月月查、月月督,压实各方责任,提升“红色物业”覆盖质效,推进小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相关报道见12版)

(本版文字及配图由湖北省咸宁市委改革办提供)

2021-12-09 咸宁全市1862个小区已全覆盖组建党支部和业委会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5505.htm 1 坚持党建引领 推进“红色物业”全覆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