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短缺,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近年来,围绕保障供水安全,山东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为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全力构建骨干水网体系。依托南水北调、胶东调水等省级骨干水网工程,延伸、优化供水网络,相继建成黄水东调工程、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工程、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初步建成集供水、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调水工程体系。
加快补齐供水工程短板。着眼于提高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和应急抗旱能力,加快规划建设一批调蓄水源工程;着眼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黄河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在沿黄9市全面实施完成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基本实现灌溉计量到用水单元。
积极有效利用雨洪资源。2021年以来,抢抓秋汛期间黄河干流来水较多时机,充分利用沿线水库、河道、灌区、坑塘等工程体系蓄滞雨洪资源,累计调洪6.17亿立方米、分洪8.48亿立方米,对沿线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涵养地下水源。
切实保障农村供水安全。2020年,圆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共完成投资268亿元,新建和改建规模化水厂291处、水源工程1945处,铺设主管网2.4万公里、村级管网20.6万公里。
(孙 俨 王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