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风 谭博文
他身患晚期贲门癌,却没有被绝症击垮,而是照下“遗像”实践着自己的承诺;他的小儿子外出打工时出了车祸,在办完孩子丧事的第三天,他就带领村民出去学习红枣种植技术;他担任村干部30多年,硬是将一个贫困落后的村子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他,就是山西省翼城县两坂村党支部书记李鸿海。
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给村里做点事
“耕地挂山梁,吃水爬山沟,行路惊山崖,有女嫁山外”,这是当年两坂村的真实写照。李鸿海1950年就出生在这里,从小吃尽苦头的他立志要让两坂村变个样。从村保管员、生产队长,一直到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在两坂村一干就是30多年。
1999年,担任了17年村支书的李鸿海再度当选为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那一年,他一口气向村民许下6个诺言,其中包括修大桥、铺油路、兴建农贸市场、嫁接红枣、建教学楼和上高灌。
李鸿海要建的大桥,是周围20多个村通往县城的唯一出口。当时,李鸿海已经身体不适,吃饭时吞咽困难,每吃一口饭,需用汤冲一下。昔日230多斤重的彪形大汉骤然降到了140多斤,但李鸿海忙于为村里干事,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
2002年2月初,李鸿海第一次晕倒在建桥工地。7月18日,骄阳似火的工地上,李鸿海再次晕倒,村民们把他送进了医院,检查结果是晚期贲门癌。李鸿海拖了一年多的病情终于被村民知晓。经过手术,他的贲门全切,胃切除3/4,食道切除15厘米,肝切除了一叶。
手术后的第六天,伤口还没拆线,李鸿海就悄悄溜出医院,拖着虚弱的病体出现在修桥工地。村民李成望掀起李鸿海的衣服,看着他前胸多半圈没拆线的伤口,老人心疼得边哭边数落他:“刀口线还没拆,你就出院了,你不要命啊?” 李鸿海说:“与其等着死不如干着死。现在正是桥墩浇注的紧要关头,我得把村里的事办完呀!”
手术后,李鸿海总觉得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好多事没办,尤其是给乡亲们的一个个承诺。他照了一张“遗像”放在桌子正中,每天一起来就看看,督促自己赶快把承诺给老百姓的事办完。
10多米宽的新桥终于在3年后建成,而李鸿海的病情却在一天天加重,过去200斤的麻袋扛到肩上不发愁的汉子,现在连走路都没力气,竟然几次昏倒在河水里、工地上。
“只要有一口气,就要给村里做点事”,在和死神赛跑中,李鸿海将6个承诺一个不落地兑现了。
答应群众的事就一定要办到
2004年6月,癌细胞已转移到李鸿海左腋下,痛起来全身衣服湿透。常人很难想象,在生命有限的时间里,李鸿海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左眼在治癌化疗中失明,他只能靠着一只弱视的右眼辨别方向;多发性脑梗塞留下后遗症,他只能拖着一条无知觉的右腿爬高下低;贲门切除,他只能忍受着癌细胞转移的剧烈疼痛,一日三餐靠喝点流食,晚上和衣睡觉不能平躺。
当了多年的村干部,李鸿海关系多,路子广,信息灵,但他没有利用这些条件为自己致富,他先后为村里争取回资金数百万元,帮助村民贷款几百万元,村里出现了一个个养殖专业户、运输专业户。李鸿海却甘于清贫,他不抽烟不喝酒,穿衣吃饭不讲究。村里大多数人都盖起了新房,但他一家子仍住在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房子里,家里上档次的电器只是一台侄儿送给他的十四英寸小彩电。几件旧家具也是弟弟、妹妹送来的。
李鸿海的妹妹李鸿莲说,“我们姊妹几个,不要说跟上哥哥沾光,为了哥哥还不知道要再贴多少钱呢!”这几年,为了给村里架桥修路,李鸿海把自己家里的钱拿完不说,还向亲戚朋友们四处求助,至今还欠着亲戚朋友17万元未还。
李鸿海的言行感动了两坂村的每个人,也激励着两坂村的每个人。早上起来,他家门前的石桌上经常放着一包奶粉,几个鸡蛋,窗前的竹篮里不知啥时候就会多一把红枣、几包糖果。10多年来,两坂村的干部全都是义务工作,不领一分钱工资。退休回村的老干部、老职工义务为村民办起图书室,义务为村民讲法律、传授技术。
2005年,李鸿海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第一次走入人民大会堂。在村里“两委”换届选举上,他又以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豪情万丈的李鸿海又向大伙承诺再办18件实事:再嫁接红枣100万株;建设优质高科技田30亩;两坂大桥安装安全防护栏,修下水道;给全村免有线电视收视费……
李鸿海说:“我不会讲什么道理,做人就要讲诚信,答应群众的事就一定要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