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伯军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以天楹集团、鹏飞集团获批省级两业深度融合标杆企业为引领,鼓励创新、加强合作,深化业务关联、延伸产业链条,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和亮点,不断深入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海安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注重梯队培育,公共服务先行。建立“两业”融合梯度培育库,鼓励威尔曼科技、华艺集团、西信科技、跃通科技等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在智能制造、工业设计、大数据应用、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精准发力,拓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渠道。有序开展制造业主辅分离,通过考核引导,政策引领,支持企业内置工业设计、科技研发等业务剥离,助力制造服务做大做强。努力构建以公共服务为支撑的“两业”融合“平台经济”,依托商贸物流园期货交割库群平台,重点发展制造业+现代物流+供应链深度融合;依托软件信息、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公共服务,重点发展互联网+制造业深度融合。
注重生态构建,融合模式出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两业融合良好生态。截至目前,海安市共有20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累计获评省级示范智能车间8家,获评南通市级示范智能车间26家,107家企业获评省星级上云企业。服务生态建设方面,海安市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城市和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创新联盟、技术中介等新型创新组织,强化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企业间紧密互动联合,推动形成企业主导、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的创新体系。积极探索“两业”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供应链金融(海安)示范区建设,建筑业已成功试点,正逐步拓展至商贸物流业、制造业等领域。
注重产业带动,重点领域示范。抢抓“两业”融合发展机遇,注重示范带动作用。依托海安市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纺织丝绸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特色,3家龙头骨干企业入选省首批“两业”融合试点单位(天楹集团、鹏飞集团、鑫缘集团),企业入选数全省县级市前列;威尔曼科技荣获市级“两业”融合重点单位。强化商贸物流园商贸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商贸物流园荣获市级“两业”融合重点园区。天楹城市环境服务、鹏飞集团总集成总承包、鑫缘集团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不同融合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为推动“两业”融合再上新台阶,《海安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示范引领工程,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及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楼宇经济、后台经济发展。到2025年,争取新增国家级“两业”融合企业1家、省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5家、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园区2家,培育市级“两业”融合试点10家。
(作者单位:海安市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