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先俊 朱亚森
近日,亚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1号,在自贸烟台迎来了投入使用后的首次提网。先进装备给深远海养殖注入新活力,科技育苗和陆海接力的创新养殖方法也让蓝色粮仓更加充盈。
该网箱为钢结构坐底式网箱平台,总投资7000万元,长68米,宽68米,可抵御12级台风。水深超过30米,养殖包围水体约7万立方米,年产许氏平鲉商品鱼720吨,产值约6000余万元。
平台采用风光储能作为日常电力供应方式,通过自动投喂、水下监测、水下洗网等设备,实现网箱平台养殖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空白,让海洋产业正式走向智能化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高居世界榜首,但在产品质量上仍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提升在深远海养殖领域的竞争力,打造适合自贸烟台的深远海养殖发展道路,成为“十四五”期间烟台海洋牧场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点。
为此,烟台片区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经略海洋战略,创新推出“研究院+科研+种业公司+产业需求”体系,面向深远海养殖产业链,制定深远海智能网箱海洋牧场项目——“百箱计划”。该计划将投入100个深水网箱,建成“亚洲单体规模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综合效益最好”的海洋牧场,为现代渔业产业创新赋能。
创新推出的“‘一条鱼’产业模式”,成为自贸烟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远海养殖体系的重要路径。该模式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出从一粒“鱼卵”,一条“鱼”,到一条“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圈”的整个海洋产业体系。
依托海上智能化装备,围绕深海网箱适养鱼类,辅以海面藻类种植和海底贝类底播等,探索生态化、立体化养殖模式。通过规模化生产,带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产养殖、加工处理、冷链运输等海洋渔业全产业链的发展,实现从深海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运营。
未来,自贸烟台将依托智能网箱平台和尖端技术合作,着力打造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从根本上改变深远海养殖粗放型生产模式,让自贸烟台真正进入深远海智能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