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 慧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优化城市治理体系,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最大程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迄今为止,顺德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哪些成就?
“村改”指南获省级立项,全区整理土地超11.2万亩
村级工业园曾是顺德工业发展的“产床”。1984年,顺德确立“工业立县”战略,建设村级工业园,面积从几百亩到上千亩不等,入驻企业少则几十家,多则数百家,业态非常广泛,有塑料、五金、小家电、服装、家具等。“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村级工业园成为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用地低效、形态破旧、产业低端,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村级工业园逐步成为制约顺德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2018年以来,顺德开始将“村改”作为“头号工程”,依法淘汰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业,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村改”是顺德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迈过去的坎。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顺德区立足历史遗留问题,齐心协力搞“村改”。构建区镇“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动员近万名干部奋战“村改”一线,做实做细业主、企业、群众的思想工作,助力“村改”攻坚工作。以改革创新突破前进路上的难题,先后探索出9种改造模式并获全省推广,坚持以“工改工”守牢实体经济,连片规划建设现代主题产业园(城),博智林机器人、海天华南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竞相落户。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整理土地超11.2万亩。
近日,由顺德区市场监管局、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区村改办联合申报的《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指南》地方标准获省级立项。此份地方标准从总则、改造模式、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机制与组织保障等方面,阐述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经典范式,提炼总结有关工作经验,宣传推广可复制借鉴的村改“顺德模式”,促进全省“村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发布“科技创新十条”,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10倍
2019年2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发布了顺德区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
2020年8月7日,顺德区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发布了顺德“科技创新十条”,会上命名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和科技标兵,重奖科技创新企业及个人,面向全球发布了支柱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清单。
2020年,顺德高新技术企业达2167家,“十三五”期间增长近10倍。累计引进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318人,博士超2100人,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境内外上市企业达36家,较2015年翻一番,市值总额突破1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6361.65亿元、4309.40亿元。
今年9月28日,新版《佛山市顺德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引导区内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进一步提升孵化服务能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个载体最高资助100万元。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是集聚各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服务、加速转化科技成果走向市场、培育新兴产业等的重要平台。
当前,顺德正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放在产业格局重塑的突出位置,紧紧把握“科技创新十条”,全力把企业打造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此外,顺德区“24小时企业服务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服务数字化转型,获评2020年广东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生活质量全方位提升
2020年,顺德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完美画出经济社会各项指数“增长曲线”。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末,顺德区境内住户本外币存款余额3158.42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增长8.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达61,485元,居全市第一;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登记失业率下降8.1%。
大力建设高品质学校。完成新(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新增中小学学位5.5万个、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8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
提升区域医疗供给水平。完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整体搬迁工作,启动建设和祐国际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广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交通路网进一步优化完善。“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7.3公里;不断提升“强中心”建设,建成华侨城欢乐海岸、工业发展馆等项目,广佛全域同城迈出新步伐,大力参与“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广佛环线、佛山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等轨道交通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
作为制造业立区的顺德,想要实现从“制造大区”向“创新型大区”的历史转变,绿色发展观必须刻印在顺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因中。
“十三五”期间,佛山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12月17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守亮在佛山开展“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主题调研时充分肯定佛山“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成效。
如今,顺德聚焦建设“美丽顺德”,强化水环境污染整治,新建农村污水管网1038公里,完成黑臭水体整治217条;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8.4%,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绿色工业服务体系。
此外,顺德还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理念,顺德区人民法院在践行绿色节能办公实践中成为典型代表之一。该院获评2019-2020年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发挥表率作用引导全区人民形成节能降碳习惯,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变。为了做到节能降碳“心中有数”,顺德区人民法院建立了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及统计台账,设专人负责能源资源消耗的统计和分析,并于2019年投入10万元引进能源管理系统,完善计量器具配备情况,实现能源管理可视化、数据化功能。
(本文配图由顺德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