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角

守卫海上粮仓 提升生态环境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全国首推非法捕捞“一体化”管控模式

本报讯 经略海洋,是国家和山东赋予自贸烟台的重大使命,也是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三大特色之一。烟台片区成立两年多来,海洋经济领域多棋落子、精准布局,“规划图”正逐步变为“实景图”。

蓝点马鲛、鳀鱼、带鱼、小黄鱼、银鲳、三疣梭子蟹等日产量同比增加30%、日产值同比增加20%……这组数据展示的是今年开海以来渔业捕捞生产检测情况。据数据显示,渔业生产形势一片大好,渔民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为深度对标RCEP、CPTPP等国际最高规则标准,针对海洋渔业管理新形势、新要求,烟台片区将开展可持续的渔业管理、防范和打击非法捕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内容,全国首推非法捕捞“一体化”管控新模式,形成全口径防范和打击非法捕捞的有效模式。

——在全国率先建立从源头识别、防范和打击非法捕捞的综合管控平台。通过搭建“一体化”监管执法机制,将海警、海事、公安、交通等涉海部门组成常设专班,把分散的监管职能“握指成拳”。

——对内,贯通公安“天网”、海警、海洋、海事、应急、镇街等所有数据链接,实现共建共享;对上,打通山东省渔船渔港动态监控和小目标雷达系统应用,与国家渔船渔港信息容灾备份中心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一个部门取证,所有部门同时响应互认”。

——发展“牧场+”新业态,引导渔民改变传统粗放的捕捞方式,发展休闲渔业,有序完成289艘捕捞渔船转产。

——规划8.4平方公里的现代渔业园区,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就近吸纳安置就业,确保渔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新模式的探索推广,让打击非法捕捞工作迅速发生了化学反应:

开展一体化执法120余次,11个非法出海口、27艘渔获物运输车辆、32艘涉渔游艇小艇、267艘“三无”船舶得到了彻底治理,长期游离于敏感水域的1艘船舶被依法取缔,本地船艇非法捕捞现象基本禁绝。

近70艘外省籍非法跨区作业渔船被依法驱离,26艘被依法查扣,近100名船员被公安机关实施训诫,外省籍非法跨区作业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基本禁绝。

“自贸区赋予的创新思维、对标意识、容错环境,给予了我们充足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四个‘一体化’的措施让渔民群众看见了收获,也让我们看到了烟台片区所在套子湾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八角湾刚刚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渔民转产、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创新融合发展实践与探索。”海洋经济发展局党委委员徐希水如是说。(朱先俊 徐希水)

2021-10-28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全国首推非法捕捞“一体化”管控模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4193.htm 1 守卫海上粮仓 提升生态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