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科教观察

“1024程序员节”举办

探讨开源教育和人才发展

本报讯“希望社会各方能共同努力,重视开源人才的培育,并将其融入教育体系之中。”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开源创新联盟理事长龚克近日表示,由中国发起的开源项目虽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仍面临人才规模小、高校及科研院所参与不足的困境。

据了解,在计算机数学中,1024M等于1GB,谐音“一级棒”,每年10月24日被行业认定为“程序员节”。当日,第二届“长沙·中国1024程序员节”举行。同时举行的“岳麓对话,开启数字新时代”峰会上,与会人士围绕当前业界最关注的开源教育和人才发展、中国核心技术栈之数据库崛起展开探讨。

龚克表示,开放科学和开源技术为促进人类进步和促进知识社会的深度交流融合提供机会和潜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将通过关于开放科学建议,要为开放科学和开源创新提供政策和实践方面的国际框架,促进国际和多利益攸关方的合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能关注并投身到开源事业中来。

“在科技创新领域需要思想开放,人才要从量变到质变,持续提升开发者数量和其技术能力是关键。”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终身院士蔡自兴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从30年前的起步阶段到现在,已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而开源开放是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表示,过去10年发展,中国已具备了基于国际开源自主发展软件核心关键技术的能力,目前完全有条件产生出一个开源平台、更多开源项目,吸引越来越多国际开源创新项目在平台上生长,参与由中国人发起和贡献的开源项目,形成一种趋势引领的态势。

(付敬懿)

2021-10-27 探讨开源教育和人才发展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4133.htm 1 “1024程序员节”举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