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丽梅
日前,记者从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于10月12日在江西南昌进行大赛的总决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七届大赛累计有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仅6届大赛的400多个金奖项目就带动就业达50多万人。他强调,七届大赛成就非凡,不但组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青年大军,还开出了一堂最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更打造了一个融通中外的双创交流平台,促进了一场立体推进的双创教育改革。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也表示,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进而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勇于挑战、擅于创新、具备强烈创业精神的新一代青年。
七届大赛成就非凡
在2017年的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4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白云峰带领团队从37万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以740分的全场最高分夺得冠军。教育部2020年通过对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的创新数据与全国高校学生学籍学历数据对比发现,2015届~2020届大学生总共有创业学生54.1万人。
据吴岩介绍,大赛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亲自提议举办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怀和指导。特别是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极大鼓舞了全体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办好大赛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分管副总理每届大赛的总决赛都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因此,7年来,大赛规模与质量逐年攀升,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影响最大的高校双创盛会。同时,大赛秉持教育的本色,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破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端与实践端的壁垒。
吴岩表示,大赛的开展,组建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双创青年大军。实现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开出了一堂最有温度的国情思政金课。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450余万大学生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广大青年学生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加强实践锻炼,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打造了一个融通中外的双创交流平台。此外,自从第三届大赛开始,大赛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据统计,第五、第六、第七这三届大赛共有来自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314个国际项目,30,592名国际大学生报名参赛,实现了“百国千校万人”参赛,大赛的“国际范”“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据教育部统计,七届大赛的举行,促进了一场立体推进的双创教育改革。全国目前各高校已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累计开课3万余门。各高校聘请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创教师,专职教师近3.5万人、兼职导师13.9万余人。
吴岩表示,大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范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浙江大学教授吴晓波指出,作为现代社会建设人才的最重要孕育地——大学,肩负着为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安上新型“创新发动机”的历史重任。据吴晓波介绍,浙江大学1999年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发起创办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每年跨专业在全校学生中招收60名学生,由20多位来自管理、经济、法律等学科的教师,请进来、走出去,开展打破专业边界、拆除传统的教室和校园围墙的创新创业教育。20多年的坚持,一批“打破天花板”的青年学子之巨大潜能得以发挥并创造了新事业的喜悦和超凡成就。
据不完全统计,在20年中,这种打破专业边界、拆除传统的教室和校园围墙的创新创业教育孕育了128家创业公司,近10家科技型公司上市;毕业生中超过20%走上创业道路,他们中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浙江每日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方毅、各类创业大赛金银奖获得者数十人。目前,通过参加“互联网+”大赛等这样的创新创业活动,全国有更多的同学焕发出他们的潜力,并有了更高的综合素养,在科研等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做出了更不一般的成绩。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吴晓波作为第六届大赛的点评嘉宾,从参赛作品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出色地展现了原始创新驱动的创业,大赛中涌现了一批新兴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更是在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形成“杀手锏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领域上有了长足进步。他说,创新创业教育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革新,进而从根本上走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中庸”的保守文化,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勇于挑战、擅于创新、具备强烈创业精神的新一代青年。
吴岩表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积极回应时代呼唤的创新、发展和升华。未来,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再是仅仅从书本上做文章,而是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大爱情操、且动手实践能力强、能够创新创业全面发展的学生。
更加贴近产业发展
“为引领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破解产业实际技术难题有机结合,本届大赛新增了产业命题赛道。”据吴岩介绍,这个赛道将产业出题、高校揭榜。目前,华为、腾讯、京东、字节跳动、南方航空等多家知名企业高度关注,积极参与,国内共有1024所高校、10,466个项目、59,454人次报名参赛。这个赛道将是真题真做,共同答题,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产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此举将有力促进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良好生态,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和就业。
据了解,本届大赛实现了“三个覆盖”:内地院校参赛全覆盖,教育全学段参赛全覆盖,世界百强大学参赛基本覆盖。据悉,今年的大赛有来自于国外117个国家的1263所学校、5531个项目15,611人报名参赛,增幅分别达到68%和74%,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几乎全部报名参赛。
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恰逢南昌大学办学100周年。大赛能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第一次来到江西革命老区,也第一次由地方高校南昌大学来承办,得到了江西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共同扎实推进大赛筹办工作。江西省教育厅也出台专门文件和激励政策。
周创兵表示,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江西大学将以最佳的状态、最优的服务,当好东道主,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嘉宾和参赛师生来到英雄城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