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浒
近日,从官渡区投促局了解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官渡区域建设两年来,官渡区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今年1月~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5.35亿元,增速19.1%,GDP总量连续领跑全省县域经济方阵,跑出了区域发展“加速度”。
官渡区域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全区完成行政审批改革107项。实施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全面试行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准入登记“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推行“集群注册”“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工作,推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专区,精简文书材料、强化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优化清算组备案程序、优化注销公告方式,畅通企业退出渠道。通过“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推动审批窗口减时、减费、减材料,助力入驻企业“聚精会神”搞好生产、研发,增强创新动力活力。
在优化国际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官渡区域全面承接省级下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权限,实现外专服务政务窗口英语服务全覆盖,累计受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申请345件。建立涉外用工单位外籍员工流动及健康状况报告机制,采取“先承诺,后补交”全程网办优化审批流程。探索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确保外国高端人才“来得了、待得住、流得动”。
建立自贸试验区商事仲裁调解服务机制,挂牌成立“官渡区商事仲裁调解服务中心”,建立“官渡区知识产权维权站”。成立全省首家由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司法局共建的行政争议调解和解中心,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行政争议。打造“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服务园区”,引入昆明片区调解分中心、昆明市仲裁委等一批法律服务机构,构建平台驱动、核心产业、关联配套、衍生服务于一体的“法治生态圈”,打造全链条、全要素的法律服务新高地。
在对外贸易方面,近日,云南达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完成了首单本地蔬菜的出口。该批蔬菜以极高效率获得有关部门的法检文书,并以全国通关一体化的方式在昆明邮局海关完成申报,从深圳蛇口口岸验放出境,通过海运抵达马来西亚,从组货到出口仅耗时3天,保证了特殊商品出口的时效性,获得买卖双方高度认可。
官渡区域还积极探索跨境贸易结算新渠道、新方式,全方位提升市场采购贸易小商品外贸服务便利化程度,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模式下首笔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结算金额10万元人民币。推动外资企业信用贷款享受国民待遇,联合中国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发放首笔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中外合资小微企业纯信用贷款,助推入驻企业快速发展。
两年来,官渡区域立足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抓大招商,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99.5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3亿美元。同时,以自贸数字港为载体,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产业招商,中国电子、中译语通、神思科技等首批企业已签约入园。按照“五图叠加”要求,通过叠加产业空间规划、城市规划、路网规划、公共资源、政策条件等要素,初步完成官渡区产业招商地图制作及全国首家招商地图App开发工作。
两年来,官渡区域外贸企业数量由近800家增至近2500家,实现翻两番,外贸经济呈现多元发展良好态势。官渡电商产业园、云南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获批市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云南邮政跨境电子商务园区通过昆明国际邮件互换局监管作业场地完成跨境电商“9610”直邮一般出口通关手续,“9610”出口业务正式上线运行。辖区18家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民营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