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款水下助推器,能让普通人体会到游泳世界冠军的速度。”展示着最新研发的白鲨水下助推器,天津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建仓说,今年以来公司生产的应用于个人游泳、潜水等产品的销售额快速增长。
在天津,一大批像深之蓝这样的制造业企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1月~7月,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5.9%,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
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天津立足比较优势,把握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天津的定位。“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6月,《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明确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价值链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天津加快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步伐,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市里已安排智能制造财政引导资金50多亿元,形成放大带动效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任洪源说,引导资金支持的1700余个项目中,近半数为制造企业智能化升级项目。截至目前,全市超过6000家工业企业实现“上云”。
(富子梅 靳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