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优化土地、产权、资金、人力等资源配置,有效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各类农村产权入市交易。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径。
据悉,为加快推进生产要素系统集成改革,梧州市长洲区突出“一区两翼、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城乡规划、资源要素、三次产业、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融合发展,加快系统集成、改革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改革集成试点稳步推进。截至今年5月,累计挂网20宗,成交15宗,成交金额3.99亿元,成功流转土地面积2453.42亩。扎实做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后半篇文章,探索“股份+旅游产业”“村集体+企业”等模式,创新发展富万、龙华、竹湾等物业经济、园区经济。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产权等7种权能的抵押与担保的改革试点。
目前,长洲区已与广西农信联社达成协议,制定了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方案。并进一步深化土地、资金、用工、用电等城乡融合发展要素体制改革,探索出一套“点状供地模式”,调整土地利用规划300多亩,破解“规划难调整、用地难落实”的瓶颈障碍,实现要素有效流动保障项目建设。
同时,长洲区创新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带融资机制,构建政府筹集一点、社会捐赠一点、村民贡献一点的“三个一点”筹资方式,筹措资金500万元,推动市、县、乡三级示范区(园)提档升级,初步形成323省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创新“政府+企业”“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引进总投资2亿元的若田高端水果种植产业项目,与自治区农科院合作建设古亮蔬菜基地,与中融信合作试种超级水稻。
探索服务业多元融合发展模式,构建323省道乡村旅游区、西江旅游带和桂江旅游带,成功举办“壮乡三月三长洲好嗨森”大型节庆活动,加快构建“一城两区三带四海”(“一城”长洲商贸旅游城,“两区”长洲文化旅游区、倒水文化旅游区,“三带”西江生态观光带、桂江山水观光带、323乡村振兴旅游休闲带,“四海”特色花海、高山云海、六堡茶海、生态林海)文旅精品,形成具有长洲特色的“农业+文化+旅游+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离尘不离城”的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龚成钰 梁燕如 史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