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渔跃金沙,种立潮头。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海洋种业是决定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近期,作为全国著名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的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围绕破解种业瓶颈制约,谋划全国首家以水产种业为特色的“蓝色种业硅谷”,通过增设苗种繁育许可准入条件、嵌入合同保护条款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闭环路径,破题“墙内开花墙外香”痛点。
烟台片区创新推出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准入承诺制,赋予水产新品种发明人知识产权,对新品种证书持有人、水产原良种场开展培训,引导其强化合同保护。同时,高标准搭建全链条服务监管平台,在创新端,与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共建海洋知识产权中心,为水产新品种创新研发提供专业服务;在产业端,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烟台经海蓝色种业创新研究院”,形成“创新支持产业、产业带动创新”的良好机制;在监管端,加大对水产苗种生产企业授权、繁育、销售等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据悉,仅2020年,烟台片区海参龙头企业安源种业“安源一号”新品种销售增长近20%,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完成近30万粒来自冰岛、挪威等国的大西洋鲑、虹鳟隔离孵化,引进中转,签约总投资4亿美元的挪威海洋牧场项目。烟台片区首创的水产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路径,填补了我国水产新品种无法实现知识产权保护的空白,形成了对有效激励水产新品种源头创新的态势,也搭建起了对接国际最高标准的合作平台,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护航海洋种业发展贡献出烟台智慧、烟台力量。(闫宏超 刘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