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以国资平台为牵引,聚焦金融服务前、中、后全过程,综合评级、信贷、投资、担保、服务等金融领域全要素,搭建起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精准适配的金融服务,有效解决融资难题。目前区内已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128家、基金202支,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生态体系。截至今年5月,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85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16亿元,占比39%;基金投资区内项目40余个、金额26亿元。
数据增信,为企业精准画像。成立全省首家国有信用评级公司,打破涉企政务信息“数据孤岛”,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动态数据库,从企业实力、创新能力、成长性、稳定性和风险等五个维度分析,形成AAA-D十个等级,打造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信用名片”。
政策增效,为企业精准供给。建立全省首个产融合作“白名单”,依托信用体系评价,实行分层管理;搭建多层次金融政策供给,将“白名单”企业纳入创新实施的政策性产品支持范围,对获得投资机构投资或银行贷款的企业实施投贷双向联动,对支持企业贴息,合作银行执行优惠利率;系统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全省首设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率先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山东农担公司深度合作,结合烟台片区海洋特色,创新推出“耕海贷-海参加工贷担保服务方案”,为涉海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服务增值,为企业精准赋能。汇集与企业融资相关服务机构以及地方金融组织,实现中介服务“一站”获取;梳理各类扶持奖补等涉企政策并线上发布,开设网上申报通道,实现政策奖补“一窗”申请;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圈,为企业提供包括资本市场政策宣导、融资辅导、项目路演等个性化、顾问式服务,为企业挂牌上市优化路径、提供助力,实现资本市场“一链”服务。
下一步,烟台片区将继续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进一步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信用评价模型,放大数据效能;鼓励金融创新、推动政策落实,打造融资机制最活、服务最优、特色最突出的“科技金融业达样板”,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夯实金融服务保障,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艺璇 朱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