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着力打造室内空气质量最高标准

深圳福田区率先出台《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引入室内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机制,努力将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至世界最高标准(卓越级)

福田区选取试点项目28个,目前已完工4个,提升效果显著。项目单位各方反响较好,使用单位认为符合健康要求,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认为可以减少交付后纠纷,施工单位认为可以减少返工几率,供应商认为可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 郑雅珍 陈小威 叶仕春

深圳市福田区立足“首善之区”的担当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对标国际一流健康建筑,5月17日,福田区发改局印发《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引入室内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机制,试点将福田区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至世界最高标准(卓越级),努力解决公共建筑因装饰装修引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为市民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把政府工程的一个小环节改革办成了民生发展的一件大实事。

坚持问题导向

以技术创新打造最高标准

近年来,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公共建筑装修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装修后气味明显问题在全国屡见不鲜。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布一系列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相关政策标准,如《住宅建筑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新建校舍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通知》等,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受限于全国水平差异,调整幅度小。

2020年9月,深圳市住建局发布三项政府投资室内装修污染控制标准,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要求。但是,在实际落实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检测要求不高,国家检测标准要求过低,验收检测不含家具。二是管控流程不全,仅在验收环节进行检测和治理。三是判断方式不准,仅关注单项材料是否超标,未考虑叠加后效果。四是保障措施不够,固有工程模式、费用标准限制了新技术落地实施,装修问题引发社会问题不断,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福田区勇于探索,率先引入“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技术”,从使用单位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再回到使用单位,环环紧扣,严格规范,以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工程建设。该技术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可靠性,将装修污染管控由重治理变为重预防。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侯立安评价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工程实施验证,模型预测与实施偏差率可控,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已在华润总部大楼、招商蛇口大厦、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以及福田区部分政府投资试点项目应用成功。

“1+3”政策配套

形成完整质量管控制度体系

为规范高效实施“卓越绿装”行动,福田区经过多方调研,制定“1+3”政策体系,即“1个工作方案配套1个控制导则、1个咨询服务计费参考、1个合同范本”。

以《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为总牵引,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原则、职责分工、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五大部分。

以《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控制导则》为实施路径,提供实现标准指标的具体路径,明确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实施流程、要点及分工等。

以《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全过程控制咨询取费参考》为费用保障,明确空气质量全过程控制咨询费用参考计费标准及费用组成。

以《福田区公共建筑空气质量全过程控制合同范本》为合同约束,约定工程各参建方实施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责任,并提供严格合同条款,保障各方权益。

同时,推出一批学校、派出所、文体设施等民生试点项目,形成完整的“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管控制度体系。

“严、细、技、逼、短”

“卓越绿装”行动凸显五大亮点

福田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卓越绿装”行动突出表现为“严、细、技、逼、短”五大亮点。

“严”:推出世界最严空气质量标准。将空气质量分为合格级、优质级、卓越级3个等级,其中合格级对应最新国家标准要求,优质级对应最新深圳标准要求,卓越级对应国际最严苛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甲醛为例,福田卓越级空气质量控制要求≤0.03mg/m3,等同于芬兰S1级,严于美国WELL、加拿大目标级及欧盟健康建筑标准。

“细”:实行精细化管控模式。建立贯穿工程全周期的污染管控模式,并提供具体落地措施。立项时确定空气质量目标等级要求,以结果导向开展设计工作,通过合同约定将污染管控的各项要求传递给施工单位、供应商等,通过验收检测进行管控效果确认,确保项目投入使用时切实符合要求。

“技”:运用数字化污染控制技术。在设计阶段,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软件仿真,综合考虑室内空气质量的各项影响因素,定量预测室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解析各污染源影响,并据此制定材料、家具环保控制要求,指导工程后续选材,避免过去材料合格但累积后空气质量超标的矛盾。

“逼”:采用污染物释放率评价指标倒逼升级。采用美国、日本等国际标准惯用的污染物释放率作为材料环保性能的评价指标,并以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目标为导向制定材料释放率要求,比现行产品标准严格60%~92%。通过提升材料环保性能要求,也将有效引导和倒逼材料、家具行业绿色升级。

“短”:家具配置纳入环保管控时间缩短。由于住建部门仅针对工程竣工前硬装空气污染进行管控,国家验收标准、深圳市标准均未包含活动家具的污染物管控。为解决配置家具后污染超标问题,增加对活动家具配置后的污染物管控,将建成后空置通风时间从常规3个月缩短至7天,切实保障使用者健康。

调研优选试点项目

建立空气质量管控激励机制

通过广泛社会调研,了解群众需求,福田区选定人流量大、对环境健康需求高的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和文体场馆等类型项目作为试点范围,同时梳理分析项目所处阶段,优先选取处于立项阶段实施条件良好的项目纳入试点。目前已选取28个,今后将根据实施情况逐步扩大试点项目数量,确保分批推进、稳妥实施。

为保障建设或代建单位积极参与项目试点,《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建立空气质量管控激励机制。试点项目验收达到卓越级空气质量管控目标等级的,福田区可颁发“卓越绿装示范项目”牌匾,对代建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参与管控工作的单位予以荣誉激励。福田区住建部门每年度可对推进成效显著的相关建筑企业予以通报表扬或奖励,形成全行业打造健康建筑的共识。

第三方空气管控咨询单位应为确保项目施工完成后室内空气质量达到约定的控制目标提供技术保障。若其管控要求已在项目中得到全部落实,但空气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则由其负责环境调试和问题整改,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同时,第三方空气管控咨询单位可视项目风险自行决定购买绿色金融服务,如保险等。

项目单位各方反响较好

成功探索带来启迪与思考

福田区选取试点项目28个,目前已完工4个,提升效果显著。梅香学校项目将空气质量管控过程向家委会公开,并现场见证检验结果,家具配置后7天开学,家长满意率达99%。第八高科技预制学校家具配置后两天开学,无家长反映气味问题,教学用房、办公室空气质量达到卓越级或优质级。项目单位各方反响较好,使用单位认为符合健康要求,建设单位和代建单位认为可以减少交付后纠纷,施工单位认为可以减少返工几率,供应商认为可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福田区“卓越绿装”行动的成功探索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思考。

思考一:极具先行示范意义。一是助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采用零耗能的源头管控方式减少空气污染,从而减少通风量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工作。二是引导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推动建筑材料、家具行业出厂标准提升,促进相关材料产业链绿色升级。

思考二:敢于担当,挑战自我。此项改革深化和细化了“绿色”发展理念,勇于创新与突破,挑战自我、主动加压,瞄准最高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情怀。

思考三:此项改革难度大、涉及面广、技术性强,不仅需要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更需要改革的韧性、主动性、积极性。福田区发改局负责人认为,之所以称为“卓越绿装”行动,主要是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不断探索,也意味着改革不停步、逐梦追“卓越”。

2021-07-15 深圳福田区率先出台《福田区“公共建筑卓越绿装减污降碳”行动试点工作方案》,引入室内空气质量全过程管控机制,努力将公共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提升至世界最高标准(卓越级)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0287.htm 1 着力打造室内空气质量最高标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