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信之声

不能靠“虚假”好评当“网红”

□ 何 玲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调查发现,杭州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公司,涉嫌组织他人刷好评牟利,有百余家网红餐厅存在花钱请“刷手”刷好评的行为。

商家用金钱换来的虚假好评是一种“假象”,消费者无法通过辨别餐厅真实水平。刷单刷好评的行为已经侵犯到消费者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事实上,在网购盛行的当下,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在作出选择前看看网友评价。如此一来,网友真实有效的评价对于消费者是有效信息,而虚假好评只会误导消费者,可以说是一种“欺诈”。此外,刷好评还可能破坏商业生态。面对刷好评的商业对手,原本老实本分的商家或许也会“效仿”,进而可能导致商家的经营成本上涨,使其进入不良竞争、互相伤害。

因此,对于“刷好评”等行为要依法打击,涉案商家和“吃货”都需承担法律代价。《安徽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关部门理应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刷好评行为。同时,商家应认识到,在经营方式上玩噱头,靠虚假宣传和虚假交易忽悠、误导和引诱消费者,只是饮鸩止渴;诚实守信才是商家的本分,也是长久经营之道,必须把控好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性能才能真正吸引消费者、留住消费者。相关平台也要加强审核管理,依法规范竞争行为,主动维护消费环境和公平竞争秩序。作为消费者,在发现此类事件时,要做到自身不掉入“陷阱”的同时积极举报,为维护市场秩序尽一份力。

红网发表文章指出,整治“网红餐厅”的乱象,还是需要建立起对使用点评平台商家和用户的信用监督机制,要迅速而严格地处理违规行为,建立良好的诚信点评环境。除此之外,转变大众“流量至上”的观念也十分有必要,在充斥着真假信息的互联网上,提高网民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更是提高网络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国经济网发表文章认为,良好的口碑不应仅仅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是会顺着网络反映到现实生活里,如果餐厅真能经得起考验,顾客会忍得住不推荐给他的亲朋好友吗?如果被“好评”骗了,顾客又怎能忍得了不吐槽,要他们“避雷”“拔草”,揭开这层虚假的皮。虚假的好评得不到顾客的欢迎,作假的店铺等不到顾客的光临。

2021-06-11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9196.htm 1 不能靠“虚假”好评当“网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