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承压前行拓新局

□ 张辛欣

随着疫情好转和一系列帮扶措施落地,中小企业的经营企稳回暖。但不可否认,压力二字,依然是很多中小微企业的心头之痛。

资金投入紧张、市场需求变化、经营成本较高……面对诸多挑战,中小企业怎样解压力、拓展新局?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查显示,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虽达到去年同期以来最高值,但仍低于2019年四季度5.2个点,尚未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49%的企业反映生产成本同比增加。对小型企业而言,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中小企业仍面临来自市场和自身的压力。从“活下去”到“活得好”,企业要在承压前行中探索。

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只能在可认知的条件下实现增长,这本身就是一种危机。因变而变,市场中的机遇,在于企业自身的发现和争取。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小而不精、多而不强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勇于在谋创新、拓新局上破题,把小企业做成“小巨人”。

在努力寻求破题之道的,不只是企业。今年,在延续去年很多政策的同时,相关政府部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痛点、堵点更进一步精准施策。

比如,我国中小企业约60%以上的资产为应收账款和存货,但金融机构担保贷款中,约60%要求提供不动产担保。今后,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动产和权利获得融资。中央明确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等一系列降本措施。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述政策加上已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预计全年新增减税将超过5500亿元。把已有政策抓好落实的同时,还要推动地方政府结合实际精准施策,要让企业当年有感。

中小微企业则希望一些大企业能进一步开放供应链,降低门槛,使得中小微更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降低职业技能培训准入门槛,提升技能人才储备……

工信部提出,2021年将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深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将加强防拖欠信用体系建设、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纳入评估。此外,还将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等进行精准对接与服务,通过3年~5年时间,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新华社发表的评论指出,中小微企业要不负众望承压前行,拓展新局,必须在顶住压力的前提下,积极进取因势利导善用政策,创新经营模式,发现市场经济的新蓝海,成长为新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小巨人”。

2021-06-02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816.htm 1 承压前行拓新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