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袁 琳
5月14日~15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与河北灵寿县政府支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携手腾讯集团共同举办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促进产业帮扶和乡村振兴”赋能培训首次活动在河北省灵寿县举办。
此次培训活动集合了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和科技公司的优势资源,体现了三方对助力灵寿实施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视和帮助,也是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落实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协议、服务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的又一项创新举措。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李斌。
问:请介绍一下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合作情况,下一步将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
答: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以下简称“工发组织”)是致力促进工业发展的联合国专门机构,其主旨是在成员国中推进包容及可持续工业发展。
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代表中国政府与工发组织总干事李勇签署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成为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一项重要成果。双方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指导下,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南南及三方工业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动发展,促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绿色工业发展。
近年来,双方合作逐渐深化,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与工发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双方探索在试点国别、试点城市、联合研究、能力建设、技术转让等方面开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发改委领导出席了三届工发组织主办的“一带一路”城市大会开幕式并致辞。2018年双方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和2019年两次派出团组赴奥地利与工发组织开展联合培训。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在联合研究、能力建设、平台搭建、项目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问:为什么要会同联合国工发组织和腾讯集团赴河北省灵寿县开展本次培训活动?
答: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由快速发展的数字科技驱动,正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消费和整个社会,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可预见的风险,给无法适应变化趋势的行业、资金技术薄弱的中小企业带来管理和就业问题,同时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升、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产业及网络安全等问题产生负面影响。其中,发展中国家或内陆地区的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国历史性地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接下来将聚焦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无论就国内还是全球范围而言,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弱势群体、助力产业帮扶,以促进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推动实现国际层面的减贫工作的重要性都更加凸显。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落实支持政策,组织企业开展帮扶,定点帮扶县河北省灵寿县已成功脱贫摘帽。为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定点帮扶县产业振兴,提升乡村弱势群体职业技能及自我发展能力,国家发改委会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腾讯集团在河北省灵寿县共同举办“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促进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赋能培训活动。
问:本次赋能培训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答:本次培训是由国家发改委与河北灵寿县政府支持、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携手腾讯集团,共同举办的就业培训活动,这是一项全年系列性职业培训的首站,聚焦乡村职业教育,通过社交网络、线上课堂、智慧零售等数字化手段,赋能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使其获得就业和再就业技能,更好应对“数字鸿沟”和新冠背景下的风险和挑战,促进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灵寿站培训的时间为5月14日~15日,为期两天。整体培训内容由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和腾讯共同设计,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培训活动主题定位“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促进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培训师资由腾讯专家、电商培训负责人、自主创业带货博主和职业发展管理讲师等组成。为期两天的活动共培训500余名学员,其中约50%的学员属于创业群体,47%的学员属于个体商户、自由从业者,80%的学员此前未接受过数字化技能培训。
培训活动主要分为两个专场,分别为微信数字化经营和就业技能提升专场。具体课程安排包括微信视频号入门教学、视频号运营实操介绍、视频号创作者故事讲述和职业发展管理讲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