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窗

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得力助手

□ 高 巍

从担任班主任开始就经常听到“班级文化建设”,一直不清楚其范围与内容。经查阅得知,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在班主任正确带领下,有策略地朝着班级总体目标迈进的过程,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加速班级的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认为,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美化教室环境

良好的环境氛围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教室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名人名言,使学生对富有哲理的语言有更深的思索,也可以让他们对取得成就的古今名人有继续追问或者探究的欲望,加速他们人文知识的培养。教室后墙靠左的图书角要准备好各类图书,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种能沉浸在书中的欲望,给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有益补充。后墙中间是板报内容,包括安全、少先队等与本月有关的一些知识,每月都要根据需要来更换,上墙后要引导学生去欣赏当期板报,并说一说自己阅读后的些许感受。后墙右面是展示学生书法书写能力的一块展板。书法展要及时地更新,让每位学生都有展出的机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写字的前提下,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新鲜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制定奋斗目标

班级目标的制定要规范有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一学期要完成多少任务,一个月甚至一周要达到某种要求,通过固定的指标来开展工作。这些目标既要包含了学习、纪律、卫生等分目标。

与学生沟通,根据班级的现状制定班徽、班训、班名以及朗朗上口的班歌。一个切合实际的班级目标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内在的激励因子,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班级目标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使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班主任还需经常组织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总结,寻找差距,有效推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提高班主任素养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带领者,其行为将直接对班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从而使得班集体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爱意、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而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于我们班主任则有着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并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其次,需要知识渊博,还要多才多艺;最后,要头脑灵活,着眼全局。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他的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班级文化的建设质量。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综合的素质。在建立班级文化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卓有成效。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到爱学生,首先必须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

注重师生仪态仪表

班级文化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外部的环境建设,还在于班级目标的管理方面,也不只对于班主任一人有很高的要求,各科任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很重要,也要对教师的神态仪表方面作出一定规范。如教师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反射在学生的眼神中,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二者相辅相成,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总之,我们在实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目的是要进一步优化教室环境。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学习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能力,师生共同注重仪态仪表。在这样的整体文化氛围下,我们可以真切的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习主体的乐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第八小学)

2021-05-19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337.htm 1 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得力助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