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 政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当日举行了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专利转移转化日趋活跃,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持续向好,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0.05分
“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05分,创历史新高;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到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介绍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
张志成表示,202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第九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抽样调查。相关评价指标包括法律与政策保护、执法、管理与服务、宣传教育等方面。其中,法律与政策保护满意度最高,96.94%的受访群体认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与服务满意度首次超80分,达到80.22分,94.11%的受访群体认为各地党委、政府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满意度较2019年提升0.44分,达到77.81分,90.18%的受访群体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宣传力度明显加大。
同时,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了2021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相关情况。本次活动的开展时间为4月26日~10月26日,为期半年,以“知识产权服务走基层办实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整合服务资源、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供给,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效能的提升。
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4.7%
“2020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4.7%。其中,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4.9%。”会上发布的《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稳定在30%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均在40%以上。
“专利转移转化日趋活跃,专利保护成效显著、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专利研发投入有较大提高、合作创新成为企业重要创新方式。”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
企业知识产权收益预期进一步增长。调查显示,2020年,近八成企业对未来专利收益情况有明确预期。在这些企业中,49.5%的专利权人预计未来一年专利实施收益将有所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发明专利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强,合作创新成为企业重要的创新方式。我国近八成企业专利权人开展过合作创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比例为40.5%,是非高新技术企业的1.9倍。
我国首个国际商标信息官方查询系统上线
会议当天,欧盟商标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运行,面向全国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表示,该系统是我国首个国际商标信息官方查询系统,将为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快速、便捷、全面的欧盟商标信息查询服务,有助于对国外商标信息进行挖掘利用,提高知识产权数据利用水平。其上线运行将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促进我国商标的全球布局提供重要助力。
2020年9月25日~2021年3月底,欧盟知识产权局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商标数据约194.7万件,数据包括商标基本信息、商品与服务信息、优先权信息、分类信息、流程信息等内容,为社会公众和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了优质的海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丰富了相关数据资源的多样性。
据王培章介绍,系统的上线运行填补了海外商标查询工具的空白,使得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海外商标信息传播利用更加及时高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将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