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福建住建系统的共同努力下,面向“十四五”,福建将会呈现一个怎样的面貌?
答:“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紧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重点推进宜居、绿色、韧性、人文城乡建设,全方位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未来福建将会更加宜居,群众住房条件不断改善。我们将始终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健全完善符合福建省省情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住房市场供给体系和城镇保障性住房体系将得到完善,区域性、结构性住房供求矛盾将得到化解,租赁住房大力发展,新市民租房需求得到积极解决。棚户区(危旧房)成片改造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建住宅品质不断提升,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完整、绿色、智慧社区得到全面建设。
——未来福建将会更加绿色,城乡建设低碳循环发展。我们将持续推进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城乡建设,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把城镇和乡村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绿道网络,所有城市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35%,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98%以上。加快转变乡村建设方式,加强农村建筑风貌管控,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未来福建将会更加韧性,城市系统安全运行。我们将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生长性,提升城市应对各种压力冲击的能力。深化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构建城市排水防涝体系,50%以上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未来福建将会更加人文,留住乡愁记忆。我们将“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到2025年,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扩大到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新增200个,传统村落新增500个,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翻一番达到13,000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引入新型业态,创新保护利用机制,赋予时代发展内涵,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