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新时代 新智库 新要求

要以更大力度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切实提高智库决策支撑的思想理论分量、研究价值含量

□ 徐晓明

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新型智库建设要以更大力度破解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切实提高智库决策支撑的思想理论分量、对策分析质量、研究价值含量,以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建设发展新型智库。

加强智库理论创新

重视并加强新型智库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创新研究的引领作用。思想理论创新是智库建设的根本。建党100周年之际,在充分总结第一个百年历程中党的建设和发展基本理论、创新理论和先进经验的同时,开启了新征程,新型智库要提前谋划、系统思考原创性思想理论和重大创新性理论问题研究。各类智库在服务决策的过程中,要重视思想理论创新,立足我们党百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理论探索的丰富实践,系统梳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强中国制度优势背后的道理、学理、哲理研究,持续增强理论自信、学术自信,探索形成知识界、学术界和智库界理论研究热潮和良性互动机制。新时代的新型智库,要发展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实践,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理论体系,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智库的学理分析和思想价值。

倡导并支持跨学科、跨团队协作的决策全链条研究新范式。新型智库作为政府“外脑”,以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社情民情、解读回应大众关切来充分凝聚共识,是政府与社会交互的桥梁,有利于促进形成集众策、谋良策的良好格局。目前,大多智库以小而散的“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研究形式提供决策参考,很难满足现实中复杂而急迫难题的决策要求。尤其针对国家前瞻性、战略性等系列重大问题,需要打破研究团队间的壁垒,以深化调查研究、强化团队协作、优化专业学科联合攻关等形式,为决策部门提供全面、系统、综合的咨政参考。例如,围绕同一个智库战略选题或重点决策,可以选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多个视角对决策全过程全链条开展咨政研究,对决策前的潜在风险、决策中的落地实施和决策后的效果开展长期跟踪研究。同时,要进一步鼓励并促进新型智库间合作交流,形成“强强联合”。

积极推动新型智库与决策部门互促共建、融合发展,促进各类智库针对决策支持服务所需要的不同方向、不同主题开展协作,以研讨、交流、合作、共建等形式形成联动机制。这样既能促进对决策研究规律的探索,也能加强新型智库决策支撑科学体系的建构。依托新型智库决策支撑体系,有利于凝聚体系内外研究力量,形成合力,建设综合性、开放式和网络型的决策支撑研究交流平台,引领新型智库创新、融合、长效发展。

支持并强化对智库决策成果的跟踪反馈和推介。公正公平地对智库成果开展跟踪反馈和广泛推介,是提高智库影响力、促进智库健康长效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智库载体上看,要建立健全智库与决策部门间的决策咨询服务与反馈机制,明确智库成果参与公共决策的流程和效果,使重要的智库建议得到反馈和回应。从成果评价上看,要给予智库成果学术肯定,向科研成果等效看齐,以此正向激励专家学者重视智库研究,积极参与决策,及时为重大决策问诊把脉。

加强重大决策效果评估

加强对重大决策定期开展效果评估。以新型智库等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重大决策定期开展科学、公正、专业的效果评估,以重大决策实施主体为评估对象,围绕重大决策部署、重要行政落实、重点难题解决的决策效果定期开展评估。尤其要对行政决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进行跟踪比较,评估决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决策可能产生的次生风险,应科学区分影响实施效果的决策方案问题或决策执行问题,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修改调整决策的相关建议。积极推动将智库咨政、专家论证作为重大决策必要程序,努力推动政府规范健全决策程序。同时,建立科学的“决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总结决策成败的经验教训,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公信力不断积累实践案例和借鉴依据。

面向新时代,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扎实有序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决策支撑体系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要高效高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大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决策支撑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再上新台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处副研究员)

2021-04-28 要以更大力度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切实提高智库决策支撑的思想理论分量、研究价值含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7640.htm 1 新时代 新智库 新要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