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如何依靠监督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将政治监督下沉,把监督队伍建好,让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监督水平

□ 徐 安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监督必须贯穿的重要环节、必须覆盖的重点领域。因此,要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以强有力的监督,助力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实现社会发展。

当前基层治理体系存在机制缺陷和短板。权少责多的职能结构制约街道(乡镇)自主性。乡街行政机关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主体,然而由于没有独立财权,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需严格执行年初预算或向上级财政申请追加资金。行政思维的工作方式制约了社区(农村)自治性。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量行政工作延伸到村居,挤占了村居履行自治功能的时间精力。人少事多的现实困难制约基层干部创造性。为解决人手短缺,乡街常年聘用编外人员或抽调村居干部,但由于晋升空间小,导致岗位流动性大,工作人员缺乏创新开展工作的热情。层层加码的官僚作风助长形式主义顽疾。有的地区、单位由于平时缺乏对基层的调研了解,习惯不切实际搞层层加码。

以监督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高,有利于纵深推进从严治党,提高基层党建水平。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否落地见效,关键看基层;中央惠民富民政策是否惠及每一位群众,关键看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否能及时有效解决,关键也要看基层。反腐败能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能凝聚民心,凝聚民心才能维护政治安全,从而贯通基层体制机制,推动落实基层减负。基层单位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千头万绪的社会公共服务事务,必须要有贯通协调的体制机制来保障高效履职。

那么,如何以监督助力基层治理水平提高?笔者认为,一是要将政治监督下沉。通过政治监督、村(社区)巡察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党的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强化党对基层工作的领导。二是要把监督队伍建好。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监督能力,完善履职尽责制度、清单和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规范化水平。三是要让群众积极参与。深入群众身边收集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监督的意识。四是要提高监督水平。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纪检监察机关与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上下联动的监督机制,促进各种监督协调贯通,对基层治理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本文作者系武汉开发区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

2021-04-28 将政治监督下沉,把监督队伍建好,让群众积极参与,提高监督水平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7633.htm 1 如何依靠监督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