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笑天
“广西糖业肩负着确保国家食糖安全、看好中国人的‘糖罐子’,守住祖国南疆‘甜蜜事业’的责任和使命。”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日前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广西蔗糖产业继续在维护国家食糖安全、边疆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谢尚果建议,继续实施食糖贸易保护措施,提高配额外关税税率水平。同时,按蔗糖产量分配食糖进口配额,以配额内食糖的进口利润反哺国产食糖。
此外,谢尚果表示,我国配额内进口食糖分配主要向央企以及原糖加工企业倾斜,配额内进口食糖的超额利润归配额所得者所有。每年国家分配给广西的配额内进口食糖不足1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71%,广西制糖企业得不到配额内进口食糖反哺。“建议国家按蔗糖产量分配食糖进口配额,由各省区市以进口食糖利润反哺国产食糖,支持国内食糖主产区可持续发展。”“对标全球糖业发展先进水平,广西还需要在提升糖料蔗生产能力、增强蔗糖企业综合实力、建立健全现代糖业服务体系、促进蔗糖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资金缺口依然较大。”谢尚果委员还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广西把蔗糖产业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加大产业支持力度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要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糖料蔗、特色水果等大宗优势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长期以来,我国食糖生产成本高于进口食糖,受WTO条款制约,我国食糖贸易关税保护程度不够,政府补贴力度不够,特别是为期3年的食糖贸易保障措施于2020年5月结束,恰逢国际糖价持续下跌,广西蔗糖产业面临低价进口食糖的严重冲击,2000多万涉蔗涉糖群众生计深受影响,危及边疆和谐稳定。
进口食糖拉低国内价格,国内食糖生产接近零利润。一直以来,国际食糖市场价格总体低于国内食糖价格。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广西食糖现货价格从2011年的6379元/吨下降到2020年6月30日的5400元/吨,跌幅15.34%,略低于当前食糖的完全成本,制糖企业长期处于低利润运营状态。
关税过低,导致我国成为食糖倾销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在农业方面做出承诺,对食糖实施关税配额管理,配额数量为194.5万吨,配额内关税为15%、配额外为50%,我国关税远低于世贸组织135个成员国(地区)97%的平均关税,而美国、欧盟、日本、印度食糖关税分别为185%、218%、346%、150%。配额外进口食糖完税后仍比国内食糖价格低,依然有较大利润空间。正是因为我国食糖进口关税税率过低,国内外食糖价格存在巨大差价,导致国际过剩食糖大量涌入乃至倾销到我国。
广西蔗糖产业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综合竞争力弱。广西丘陵、山地多,土地分散,推广大面积机械作业难度大,已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机收率仅为15.8%。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劳动力价格攀升、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高、生产性服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甘蔗种植成本逐年上涨,糖厂制糖成本也随之逐年提高。广西吨蔗种植成本411元,远高于巴西、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等世界主要产糖国。
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谢尚果认为,面对此种形势,有关部门需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广西蔗糖产业继续在维护国家食糖安全、边疆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继续实施食糖贸易保护措施,提高配额外关税税率水平。继续实施食糖贸易保护措施并将之长期化,将配额外关税稳定在95%的水平,并择机提高至200%的水平。这一举措既能有效保障配额内食糖进口商的利益,又未违背我国实行食糖进口配额制的初心本意,可以有效保护我国食糖产业健康发展,较好平衡国际生产商和进口商的利益。
按蔗糖产量分配食糖进口配额,以配额内食糖的进口利润反哺国产食糖。我国配额内进口食糖分配主要向央企以及原糖加工企业倾斜,配额内进口食糖的超额利润归配额所得者所有。每年国家分配给广西的配额内进口食糖不足15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71%,广西制糖企业得不到配额内进口食糖反哺。国家应按蔗糖产量分配食糖进口配额,由各省(市、自治区)以进口食糖利润反哺国产食糖,支持国内食糖主产区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2019年12月,国家同意2020年~2022年对广西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进行补贴,补贴资金合计71.37亿元,由中央和地方各承担一半。然而,对标全球糖业发展先进水平,广西资金缺口依然较大,还需要在提升糖料蔗生产能力、增强蔗糖企业综合实力、建立健全现代糖业服务体系、促进蔗糖科技创新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应进一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广西把蔗糖产业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