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采

绘就新时代奋进画卷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城市东部景观——环城水系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

呼和浩特东火车站

公主府北立交桥

城市全景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800亿元,GDP“十三五”年均增长4.3%,人均GDP达8.9万元,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达2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绿地率达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72平方米,“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不动产登记、交易、税务“一窗式”综合受理,202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5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5所;建设104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寻常的5年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这组逆势增长的数据来之不易。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面对把呼和浩特市“打造成为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美好愿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更加切合群众的现实诉求,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

提升城市承载力

人民群众幸福感显著增强

“我原来是呼市电视机厂的职工,没文化,干了一辈子活,落下腿脚不好的毛病,现在每天上楼、下楼都有点费劲,我们家要是也能像她二姨家一样有个电梯就好了。”67岁的张红霞家住呼和浩特市先锋小区,她患风湿病多年,现在上楼、下楼是最大的“烦心事”。她口中的“二姨”是她家中排行老二的妹妹,在呼和浩特市科苑家园小区居住。2020年,科苑家园小区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除以往改造项目外,按照政府、居民出资4:1的比例安装了电梯。

前不久,呼和浩特市公布了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改造工作进展情况,张红霞居住的先锋小区就在其中。“这下好了,我们也能住上电梯房了,不用再因为爬楼烦心了。”张红霞脸上洋溢着笑容。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努力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等问题。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建设现代宜居城市,高标准打造自然生态更加秀美、城市环境更加精美、乡村风貌更加优美的美丽青城、草原都市。

“十三五”期间,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包鄂榆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和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腹地城市、“一带一路”建设、黄河“几字湾”都市圈和向北开放“桥头堡”重要节点城市,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呼高铁正式通车,呼和浩特市历史性跨入“高铁时代”。作为区域枢纽机场、京津冀机场群主备降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的呼和浩特新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建成运营,金海路、巴彦路等高架道路建成通车,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组织实施老旧小区提标改造、城市用水和产业用水保障能力提升等基础配套工程项目。大力优化公交线网,成功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制定实施3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深入推进疏堵保畅工作。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突破的同时,呼和浩特市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进步。5年来,呼和浩特市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任务圆满完成,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千方百计保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推进“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开展“名校建分校、名校带弱校”工作,努力办好更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更稳固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深化改革开放

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大步向前

2009年,阿茹娜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开办了一家企划公司,凭着一股闯劲,公司在发展中壮大。然而,用阿茹娜母亲的话说,“咱是蒙古族,你这一口广东音,实在听不惯呀。”

“我去年回到呼市开办企划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了8个客户公司,基本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了。下一步,我计划拓展媒体推广、市场营销等业务。”阿茹娜说,“企划业务在相对发达一些的城市才有更大发展空间。去年我回家过年对呼市企业发展做了市场调查,发现这些年呼市的营商环境好了,各类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是我决定回家乡发展。”

阿茹娜的选择是呼和浩特市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紧紧围绕提高产业链水平、提高产业体系供给质量,全力推动调结构、转动能、促升级,培育形成乳业、光伏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能源化工、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产业。

乳业方面,启动实施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两家企业分别挺进全球乳业五强、八强,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再次荣获“中国乳都”荣誉称号。

光伏材料方面,依托中环光伏产业园,已经形成近40GW的光伏级单晶产能;围绕补齐建强产业链,加快推进中环五期、半导体二期、中晶二期、欧晶科技等项目建设。

生物医药方面,拥有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金宇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口蹄疫苗智能制造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金达威集团生产的辅酶Q10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0%,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由原料药向成品药迈进。

现代能源化工方面,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按照油化工一体化向精细化工产业链延伸,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及6万吨聚甲醛、旭阳中燃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等现代化工项目加快推进。

大数据云计算方面,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试运行,已具备到全国18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直通链路,大数据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2万台,大数据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正在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现代服务业方面,立足打造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物流集散中心、跨境商品交易中心、休闲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全力做强做优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6.4%。

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同时,呼和浩特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发展、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要活力。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公平、高效、便利、亲清、诚信、满意等关键方面,下决心把助力发展的“软环境”打造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获批,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产业项目转移,加强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协作,主动引领呼包鄂协同发展,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守好生态底线

绘就优美“生态画卷”

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摄影家协会会员、鸟类摄影爱好者王哲在新城区佳地公园采风时拍摄到一只白眉歌鸫。“它时而在松林间穿梭,时而伫立在松针树枝头,清脆的啼鸣像是在呼唤着春天的到来。我还是第一次在呼和浩特市拍摄到这种鸟类。”王哲说。

白眉歌鸫是原住于欧洲及亚洲的一种鸫,在我国境内比较罕见,偶尔越冬至我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正是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增强,才让许多冬候鸟来到呼和浩特市越冬,给呼和浩特市人文环境增添了灵动的一笔。”王哲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重品质、优治理,生态建设成绩喜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方位推进“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重点推进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编制呼和浩特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哈素海和南湖湿地水生态治理、海流水库湿地生态和大黑河故道人工湿地净化等工程,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燃煤散烧综合治理,加快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

如今,呼和浩特市持续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切实肩负起首府城市的责任担当,带头写好“绿色文章”,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画卷”中安居乐业。

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

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

新开局、新征程、新气象。展望“十四五”,站在新的起点、新的发展阶段,呼和浩特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将首府“打造成为美丽青城、草原都市,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深化科技体制,让首府创新中心地位更为突显。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做强乳业、生物医药、硅材料、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打造“千亿级乳产业集群”,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发展,让首府现代产业体系更具特色。打造更有活力更具魅力的美丽青城、草原都市,让首府现代宜居形象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让首府发展动力活力充分迸发。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方位开展黄河流域呼市段生态保护和修复,让首府绿色生态底色更显亮丽。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让首府广大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笃学笃行、苦干实干。今年,呼和浩特市将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突破。做优做强乳业、能源、生物医药、硅材料、数字经济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塑造新优势。全面推进“林草长制”,持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深入实施“山川河海”治理行动,推进污染防治,在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中打造新名片。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扩大“敕勒川味道”区域公用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拓展新空间。高水平规划城市,高品质建设城市,高标准管理城市,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中扮靓首府新形象。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创建,丰富文化服务供给,围绕打造京津冀休闲度假“后花园”重点建设“一北一南”2个文化旅游区,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中诠释新内涵。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释放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水平,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在满足广大群众期盼中展现新作为。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呼和浩特市正在绘就一幅新时代的奋进画卷。

(本版文图由呼和浩特市发改委提供)

2021-03-08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5859.htm 1 绘就新时代奋进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