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条

谈经济 讲脱贫 话疫苗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回应各方关切

□ 本报记者 李韶辉

“阳春三月,我们如期相聚。”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通过网络视频答中外记者问,聚焦脱贫、疫苗等12个焦点问题回应各方关切。

谈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仍需艰苦努力

对于当前备受各方关注的中国经济形势,郭卫民说,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政协委员们认为,疫情变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保持2021年经济平稳运行仍需付出艰苦努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定能取得新的成就。

郭卫民说,委员们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是应对复杂严峻形势、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去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十四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这一议题,在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大中小微企业中选择130多家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百家企业反映的百个问题》等调研报告。国务院主管部门对此建立专项台账,认真研究改进。

今年1月,全国政协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召开了今年的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委员们在肯定营商环境取得进步的同时,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应作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郭卫民透露,今年全国政协还将持续关注这个议题,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谈脱贫攻坚:中国的脱贫标准质量高、成色纯

针对有外媒提出“中国脱贫标准低”和“是否会出现返贫”的问题,郭卫民表示,中国脱贫标准是综合性标准,从收入上看,高于世界银行制定的极端贫困标准。同时,中国也将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郭卫民表示,中国在脱贫攻坚中还强调“两不愁、三保障”,目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此外,中国的扶贫成果也包括大量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比如建桥、修路、通电、联网,这些举措改变了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打开了他们走向富裕的大门。摆脱贫困的农民们现在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郭卫民强调,政协委员们通过亲身参与脱贫攻坚和实地调研,普遍认为中国的脱贫标准质量高、成色纯。

谈疫苗出口:中国已向69国提供疫苗援助

针对有外媒提出“中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疫苗出口目的”的问题,郭卫民表示,中国始终把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放在第一位,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5200多万剂次。

郭卫民说,有人质疑中国通过新冠肺炎疫苗来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这种说法十分狭隘。疫苗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国际抗疫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并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积极推动疫苗在全球的公平分配。

“截至2月底,中国向69个国家和两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向28个国家出口疫苗,这个数量还在增加过程中。”郭卫民表示,中国开展疫苗国际合作,是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共同战胜疫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谈隐私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交审议

谈及个人信息安全问题,郭卫民表示,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他说,近年来,全国政协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开展了大量工作,很多政协委员提交了相关的提案。委员们认为,要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严格落实好各项文件规范,要加快完善法律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法,对侵犯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和惩处。

2021-03-04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回应各方关切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5637.htm 1 谈经济 讲脱贫 话疫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