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透视

以“退出”的方式推进存量改革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指出,要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 司 倩

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编制了2000年~2019年共计20年的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

该表显示,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GDP已经由2000年的10万亿元,攀升到2019年的接近100万亿元;而财富存量由2000年的不到39万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675.5万亿元。2000年~2019年,我国名义GDP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2.8%,社会净财富的复合年均增速为16.2%。财富增速快于名义GDP增速(更快于实际GDP增速)。由于GDP是流量指标,财富是存量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我国经济的“流量赶超”已经让位于“存量赶超”。

该表分析,我国近20年来社会净财富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中国社会净财富相对于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贡献,一是较高的储蓄率和价值重估效应;二是较高的储蓄率直接对应较高的固定资本形成率,各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带来了非金融资产的每期增量。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是以“进入”的方式来推进增量改革,那么在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需要的则是以“退出”的方式来推进存量改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指出,在存量债务结构中,国有企业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债务是“大头”(这也是债务风险向政府部门集聚的主要“体征”),是债务处置的重点。在非金融企业部门,国有企业债务占比达六成到七成。因此,国有企业处置是企业部门“去杠杆”的关键。

就中国而言,政府配置的资源涵盖政府代表国家和全民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事业资源。当前政府配置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市场价格扭曲、配置效率低下、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因此,《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建议,推进存量改革,大幅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第一,自然资源方面,要以建立产权制度为基础,实现资源有偿获得和使用;第二,国有经济方面,要完善退出机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第三,推出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第四,改革“科教文卫”,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2021-03-03 《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指出,要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5619.htm 1 以“退出”的方式推进存量改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