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透视

“小身板”展“大作为”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戴静分享建设成果和创新亮点

□ 杨 斌

2020年9月21日,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整整四个月后的2021年1月21日,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落地”开建第一个项目,迎来“开门红”。

长沙市芙蓉区商务局局长、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戴静解读湖南自贸试验区暨芙蓉片区的政策供给,分享建设成果和创新亮点。

以小搏大 不同凡响

湖南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76平方公里,涵盖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其中,长沙片区79.98平方公里,芙蓉片区面积1.86平方公里,是长沙片区最小的板块。如何让小小板块释放强大发展动力?芙蓉区立足自身优势,谋篇布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20年12月22日,芙蓉区开设湖南首个自贸区“一次办帮代办”综合服务专窗,成为各大媒体头条。

戴静讲述了背后的故事。“我们获批自贸试验区后,不少企业主动到我们的政务大厅询问,在我们走访过程中,也多次被问及注册问题,考虑企业有这样的诉求,我们第一时间回应,推出这项服务。”

这极大地方便了前来办理注册业务的企业:他们可享受到197项区级办结“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的便利。为了减少企业来回奔走,芙蓉区将工商、税务、人社、公安、银行业务并联集成“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保姆式全生命周期服务”。

以小见大 全面布局

不仅如此,在建设自贸试验区这件事上,芙蓉区做到了三个“聚”。

一是做好聚力。在省、市领导支持指导下,第一时间成立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中心,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成47个区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一办四组”协同作战中心,形成“一周一调度”作战战术。

二是做好聚焦。确定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示范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总体目标。

三是做好聚新。按照“一主一特一新”新产业定位,制定企业准入负面清单、重点招商引资客商库、项目库,以总部经济、平台经济为重点,突出对“三类”500强企业的招引。

企业入驻情况和经营活跃度可以看做是区域活力的“心跳指数”。当前,海外经贸、雄狮科技等一批重点企业项目已在芙蓉区签约落地。“值得期待的是,作为湖南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的主要载体,非洲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正筹备‘开园’。”戴静一一细数,湖南跨境电商(B2B)示范平台项目即将落地,外企德科人力(世界500强人力资源公司)等9个优质项目企业正在洽谈入驻。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芙蓉区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精彩新芙蓉。戴静介绍说,当前,芙蓉区委区政府明确将自贸区建设规划与“十四五”规划相结合,提出构建“一河两城”“三极三区”新格局。

其中,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芙蓉区跨河东进,打造浏阳河东经增长的重要引擎,芙蓉区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的历史机遇,正成为芙蓉区头等大事,举全区之力推动“一河两城”协同发展。

“我们将从顶层设计层面,引导和推动重点改革优先在片区试点、重大项目优先在片区布局、重要政策优先在片区落地,打造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制度创新,着重抓好87项承接改革事项、对24项首创性、前瞻性课题先行先试,力争在全国打造‘芙蓉经验’。”

基于这样的发展机遇和推进力度,芙蓉区计划力争实现2021年片区主要发展指标预期:投资5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3亿元美金以上;税收全口径2亿元以上;新增市场主体500个以上,含金融机构2家。

小小片区 有大作为

“根据省市自贸试验区发展重点,我们明确了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示范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区’的总体目标,以‘核心区+功能区+联动区’层次进行功能布局,确定了‘一主一特一新’的产业定位。”戴静表示。

“一主”,是指放大中心城区服务业优势,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软件信息、人力资源、标准化产业、高端商贸(国际品牌消费、跨境商品展销)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致力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作为全省传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商务中心、消费中心,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芙蓉区有着优良基因。“芙蓉区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度发达,服务业增加值已突破千亿级规模,是引领长沙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戴静介绍,近几年,芙蓉区外贸进出口额走在全省前列;2019年,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385亿元,全市内五区第一,外资企业数量居全省之首(达到144家)。

“一特”是指擦亮袁隆平院士这一“金字招牌”,发挥作为国内唯一的现代种业自贸试验区差异化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生物育种等特色产业集群,致力于打造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区。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芙蓉片区有着不少金字招牌:隆平高科技园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命名,是长沙“两山四谷”种业硅谷建设的主阵地,聚集了湖南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近40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等国家及省级以上种业创新平台48个;拥有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院士6人,国际国内农业和育种大师近100名,高级专业研究人员近1000名,是全国农业领域科研能力最强,科技成果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一新”则指搭上中非贸易“快车”,充分利用对非援助资源,以中非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中非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对非洲可可和坚果等非资源型贸易、中非国际标准认证咨询、创新中非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等为切入点,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示范区。

2021-02-04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芙蓉片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戴静分享建设成果和创新亮点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5016.htm 1 “小身板”展“大作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