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婷婷 王艳春
1月29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发布消息,2020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达98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创历史新高;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仅为24.6分钟,率先在国内主要城市中进入“半小时圈”,较“十三五”初期(2016年)下降86.3%,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三方客户满意度87分,公共服务供电满意度连续十年排名全市第一,交出一份“双胜利”的沉甸甸答卷。
勇担责任
高起点高质量谋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站在历史新起点,去年5月,南方电网与深圳市签订了新时代战略合作协议,抢抓“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将民生幸福的“小确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蓝图提前锁定,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协议签订之后,深圳每月全社会用电量均连续保持同比正增长,至2020年11月累计全社会用电量在全国一线城市中率先同比转正,展现了深圳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过去一年,深圳供电局坚守主责主业全力确保电力可靠供应,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能电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服务“新基建”有力有方,印发实施“新基建”供电保障工作方案,在市区两级设置专人专班,助力深圳建成超4.6万个5G基站,成为“5G智慧之城”。
“获得电力”持续提升,“五优服务”获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肯定。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上线全国首个可视化“负荷地图”和“转供电历”,全南网首个建立高端客户经理团队联动前中后台,政企联动“不动产登记+供电开过户”办理,率先推出电子合同。
特别是疫情期间,制定实施20项重点举措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坚决执行工商业电价降5%、支持性两部制电价等政策,为客户节省成本36.34亿元,惠及用户超34万户,有力援企稳岗。举全局之力,扎实做好特殊时期电力供应保障,确保147处重要客户和关键场所用电安全有序,15天(正常情况需60天)完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二期工程应急院区送电工程,获深圳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刀刃向内
向改革向创新要效率
深圳供电局不仅是特区的见证者、同行者,更是服务者、建设者、推动者。“十三五”期间,深圳供电局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
聚焦电网建设提质提速,政企联动千方百计化解电网项目落地等“老大难”问题。目前,深圳已建立起由政府主导的电网建设长效协调机制、市区两级政府电网建设考核机制,全面接管深汕特别合作区供电营业业务,顺利完成蛇口区域电网接入深圳电网等;制定实施深圳供电局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方案,为深圳电网长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深圳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1座,新增主变容量1878.2万千伏安,完成电网投资285亿元;建成福田高品质供电引领区,客户平均停电时间0.19分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并将其经验推广至深圳湾超级总部等7个区域。
聚焦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实现大跨越。率先建立健全“准许成本+合理收益”输配电价新机制,主动迈向内涵式、效益质量型发展之路,持续为实体经济减轻用电成本的同时努力降本增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全国444家“双百企业”中唯一的供电企业,深圳供电局自我加压,实施推进体制机制和管制性业务“1+1”改革体系,打造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示范样本。
聚焦国际标准、核心技术,成功攻关取得突破。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标准ISO55001认证的电网企业;成立华为ICT联合创新实验室等8个高水平科研平台,与华为、深圳移动合作建设鹏城变电站“5G+全栈国产化+智能电网”应用示范;成功投运全国首个5G商用独立组网电力终端,5G规模化应用迈出坚实一步。国内首条220千伏国产填充料电缆样缆及三相同轴高温交流超导电缆通过型式试验;完成国产大冷量GM制冷机研制,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投产世界首套10千伏导体内置光纤智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