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十三五”我国新增湿地20.26万公顷

本报北京2月2日电 记者田新元报道 今天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增湿地面积20.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李琰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统筹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湿地保护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53个;中央财政湿地补助83.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

“十三五”时期,我国印发《国家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规定》,发布《2020年国家重要湿地名录》29处;指导各省发布省级重要湿地142处,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发布省级重要湿地811处,25个省(区、市)出台省级重要湿地认定标准(指标)。编制实施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01处,截至2020年国家湿地公园共899处。积极履行《湿地公约》,2018年我国提交的有关小微湿地保护决议草案成为公约决议,指导全球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我国提名的6个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成功申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15处,组织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年度监测,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

据悉,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第25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重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为保护修复湿地做出努力。

2021-02-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925.htm 1 “十三五”我国新增湿地20.26万公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