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佳炜
1月9日,对于浙江省桐庐县横村镇来说,是一个温暖的日子,众所期盼的中国围巾城终于开业了。
横村镇共有682家针织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达35家,八成以上做外贸。受疫情影响,横村镇针织产业遭遇了40年来最严峻的“寒冬”,主力市场严重受挫,减单消单、库存积压、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据统计,在过去一年里,横村镇针织行业订单量下降30%。如何化危为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成为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作为以平台促转型、实施“一城三园”工程中的重要一子,中国围巾城的开业无疑为传统针织产业转型升级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横村镇“打造中国时尚针织第一镇”的蓝图更加清晰。在这场突围战中,政府雪中送炭,企业求新求变,共同书写出横村针织产业向阳而生的发展篇章。
一站式服务提振企业信心
中国围巾城位于横村镇徐家埠路20号,总投资近1.5亿元,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共有153个店铺,配有电商、直播培训、产学研合作室、活动中心、针织党建博物馆等。
区别于传统市场模式,这是桐庐县首家集线上购物、线下体验、商品优选、网红机构聚集、智慧云仓一体化的电商基地,将打造成为融合生产厂家、线下商家、直播机构、线上销售的产业共享平台。
抱团发展,发挥集聚效应,是转型升级、破解难题的密钥。中国围巾城投用后,将聚集分散的针织资源,为企业提供平台对接、培训、孵化、人才引进、投融资、供应链、物流、视频内容制作、产学研实训等一站式服务。
特别是在疫情的倒逼下,更多企业将国内市场开拓为第二战场,中国围巾城提供的空间、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降低了试错成本,让原本不敢碰、不想碰内销市场的企业看到了希望,为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提供了平台支撑。
桐庐春蕾针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毛水琴在中国围巾城一楼租下了近90平方米的店铺,享受3年免租的政策优惠。“我们准备先试水围巾、披肩等产品,现在正在对接围巾城的直播资源,帮助企业销售积压的库存。如果效果好,下一步准备开拓内销市场。”毛水琴说。
为企业排忧激发内生动力
为助力针织企业度过“寒冬”,横村镇雪中送炭,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疫情期间,横村镇通过组建经济工作专班,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开展“惠企政策”直播、桐庐出口网上交易会(针织专场)、跨境电商培育等活动,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城三园”中的“三园”也将迎来跨越性的进展。
着力培育孵化针织小微企业的时尚智造产业园,力争在2022年完成建设,建成后将解决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难题。
圆通物流智创园已于2020年12月挂牌,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届时将为针织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物流配套支持,打造快递物流服务、电商新零售运营、培训和创业孵化、科技创新、园区服务五大功能模块。
针织小微园力争在今年落地建设,将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解决辖区内“低小散”企业遍地开花的问题,为横村培育“小升规”企业10家以上。
企业走出舒适圈求新求变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针织企业主动走出舒适圈,在求新求变的道路上重新定位企业未来发展。
杭州煜凯服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针织品的自营出口企业,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订单量减少35%。为了突围自救,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开拓内销市场。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总经理朱言玉说,“我们提供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产品生产,东华大学则发挥设计研发优势,做好市场运营,把品牌推广落地。”
目前,企业处于引流、打造口碑的阶段,已有近300款产品完成设计打样,并在淘宝、小红书、抖音等多个平台上线,同时在全国一线城市布点15家买手店。
桐庐林佳针织有限公司则在疫情中抓住直播的风口,2020年电商平台销量比往年增加20%。“接下来,我们要做大做好直播文章,此次入驻中国围巾城也专门在店铺里设置了直播间。”总经理周文林表示,“今年还要在产品创新上重点投入,发挥企业平台研发设计团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