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广告

□ 王 敏

2020年12月7日,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再传捷报,沈阳创范园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经办人芦笙只用了3个小时就完成了7项企业开办业务,“示范区速度”再度刷新全国纪录,在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的打分测评中居世界第七位。

截至2020年底,示范区实现连续两年招商项目总投资额、储备项目意向投资额和项目开工总投资额“三个一千亿”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和发展质量在辽宁省名列前茅。

2020年12月19日,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白沙岛论坛在示范区白沙岛金融生态小镇举行,这是该论坛首次在首都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论坛主题为“‘十四五’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路径探索”。主办方之所以把这样重要的国家级论坛放在示范区举办,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辽宁和东北振兴的指示精神,为后疫情时代下的东北振兴发展汇聚智慧,助力推动辽宁和东北经济全面振兴。

2020年入冬以来,随着国际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国内散发病例不时出现,辽宁疫情警钟再次敲响。示范区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全员上下慎终如始、严密防范,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都在有序开展中,齐心协力守护好示范区疫情防控“一方净土。”

立足新阶段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2018年9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两年多来,示范区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在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中探路先行,把改革创新作为生命和灵魂,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应用及装备、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氢能、现代服务业六大主导产业招商引智。同时,在用人制度、行政审批、一支队伍执法等十大领域推出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和先行示范经验,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示范样本16项。

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白沙岛论坛由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中国经济时报社和国研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该论坛重点邀请了国家部委、国内金融机构和智库机构负责人,辽宁省内高校负责人及各领域专家、省内知名企业代表,同时还邀请了跨国公司驻华机构代表。嘉宾们通过对东北经济形势分析、政策解读和发展趋势预测,帮助东北和辽宁企业分析经济形势、研判应对措施,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论坛提出要办成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级高地,成为辐射东北乃至东北亚的高端论坛,将示范区“白沙岛论坛”打造成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的永久会址,为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开放共享的国际化平台。

论坛上,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峰表示:“示范区的发展要始终坚持开放创新,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辽宁和东北振兴寄予的希望。示范区将通过举办系列高端论坛,带动区域对外开放和区内企业对外开放,培养广大干部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打造示范区现代化产业体系。”

“每一次高端论坛上获取的一个个高端的思想境界和前卫的理念,一个个有针对性的真知灼见和发展建议,一句句从心底迸发出的温暖关切和美好期待,必将提升示范区人的思想格局,激发示范区干部群众在构建新格局、推动双循环新征程中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我们将努力把白沙岛论坛打造成国内和国际的高端品牌,期待在‘十四五’期间大放光彩。”董峰说。

创新赋能高质量,扩大开放新格局。为了更好地提速增质,2020年以来,示范区共“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了16场大小论坛,云集国内外100多名各路高手精英,对示范区承担的“三区一引擎”的“改革”“创新”“示范”重要使命展开“华山论剑”,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方向、产业定位、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和前景谋划等出谋献策、破解难题。一批“论”出来的有价值的“金点子”为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十四五”开好局打下了基础。

“三个一千亿”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大胆改革创新,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截至2020年底,示范区完成储备项目261个,协议投资额近2000亿元;累计签约项目88个,协议投资总额1011亿元;全年开工复工54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177.9亿元,连续两年实现“三个一千亿”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一批“专精特新”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被示范区的营商环境所吸引,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天安科技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沈抚航飞机器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此蓄能聚力。

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示范区围绕六大主导产业提出“项目为王”工作方针,要求“一切围着项目转”,牢固树立“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论业绩”的用人导向,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洽谈推进100多个项目,组织20余次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摆开了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同时,加大对日本产业园、韩国产业园、新加坡产业园和欧洲科技中心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创新完善“示范区线上招商模式”。

“项目招进来,关键还要服务好,要让招商引资项目快建设、快投产。示范区把‘三个一千亿’涉及的项目逐一分解包保,实行‘人工智能+人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平台,让项目享受到‘金牌店小二’的高质量服务,呵护好每一个项目,用最好的服务助力东北振兴。”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志波说。

构建新格局

善用改革开拓新局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以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把企业和群众满意作为改革的动力,在推进改革创新时敢于下深水、涉险滩、破藩篱,努力迈好开局第一步,探索出一条趟路子、作示范、出真招的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示范区肩负起建设东北地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的重任,明确86项营商环境建设具体抓手,推动“一网通办”可办率达到100%、实办率达到43.4%;实现了98项非即办事项改为即办,127项可容缺办理,减少审批环节112个、要件370件,较法定时限减少96%。

这一组组漂亮的数据正是源于示范区敢于“亮剑”,一项又一项改革创新举措及成果得以相继涌现:“一枚公章管审批”、信用承诺制审批改革等取得明显成效;推出涵盖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等领域的“全过程工程咨询+EPC总承包”模式;全面推行集体土地征收工作机制改革,完成了沈阳市第二标准件厂职工宿舍棚户区改造等棚户区项目的搬迁,群众正由“要我搬”向“我要搬”转变。

把握新机遇,共谋新发展。面对进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示范区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建设“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标杆区;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全力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推进开放创新,全力打造对外开放创新前沿的重要窗口;着力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全力构建六大产业集群;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现代化新城;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政治根基,在“十四五”时期率先实现“三区一引擎”奋斗目标。(本文图片由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提供)

2021-01-1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4275.htm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