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新疆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帕依斯村村民麦麦提·马木提告诉记者,他今年33岁,家里有4口人,两个孩子,之前他家共有15亩土地还分了三块,每块地都高低不平,距离又太远,浇水、拾棉花要跑三个地方,很不方便,种地成本很高,一年到头一家人仅收入2万元左右。土地平整后,将15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流转费700元,合计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棉花超产还能二次分红,这样一年确保收入3.5万元。另外,他还有汽车驾驶证,闲下来可以去县城开出租车,每月还能挣到3000元左右,通过调整,每年的收入比以前增多了,村里村民对土地整理流转都很满意,也都支持。
据新和县农村农业局副局长邵显亮介绍,根据国家和自治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的决策部署,新和县合理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在项目建设期间,集中近2000台大型机械、300名管理和技术人员,确保了所有土地在合同工期内全部完工。2020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5个,完成建设任务46万亩,其中:平整土地40万亩,高效节水6万亩。共投入资金4亿元,其中:上级财政资金0.9亿元、县级统筹财政、专项债券、水费、土地增减挂等资金1.4亿元、农民自筹1.7亿元。
依其艾日克镇党委委员艾合买提·沙依提说,全镇12个村,计划平整2.6万亩,已经完成1.3万亩,主要是小麦、玉米地,补贴的标准为口粮地每亩400元、村集体土地每亩260元、种植大户每亩100元。通过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田排灌、蔬菜种植等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础。田间水肥利用率可达90%,棉花亩均产籽棉330公斤左右,亩均增收300元~700元,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邵显亮指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化水平和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投入到农业产业发展中,为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有利于开展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展示、新模式示范、病虫害防治、小麦玉米强化、栽培技术培训等农业科技应用;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进一步提升,从而可进一步增加市场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县城乡居民脱贫致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