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库车河水系景观带上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张先生是一名退休干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不无感慨地说:“这五年,库车的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转变,可以说现在城市建设功能完备、管理精细、宜居宜业,生活在这里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近年来,库车市着眼宜居宜业公园城市定位,坚持试点先行、规划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围绕“人、境、城、业”四大方面,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奉“公”服务人民
据库车市住建局党组书记蒋振介绍,“我们围绕服务‘人’,构建传承创新、古今一体、别样精彩的城市生态,坚持新城区功能完善与老城改造提升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目前,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7,841户,腾出城市建设用地3500亩,先后实施了太古里、江南御、春熙里等商业及住宅项目27个,建筑面积达375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10,839套,征迁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合理划分道路、巷道,明确57个业主委员会主体责任,全面摸排102家小区物业服务情况,确定整合小区41个。完善小区绿化、公共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增停车位2000余个,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推进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政府各部门智慧化应用平台等项目建设,搭建“易租房管家”App,打造“微微快送库车”“幸福库车”等体现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App,覆盖城市居民生活,支持同城购物,线上消费,努力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市民更幸福。
联“园”涵养生态
围绕美化“境”,按照立体、多元、辉映的城市空间布局,从空气、绿植、水系等全面着手,联“园”建城,涵养生态、美化环境。
制定《库车市公园城市建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创新推进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建设,细化服务功能,推进儿童乐园、历史公园、动植物园、健康主题公园等特色专类公园建设,营造舒适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城市社区环境;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打好蓝天保卫战,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依托库车河水系修复程打造生态绿廊,对已有绿地进行精细化养护,扩大城市外围绿化覆盖面积;保护水生态系统,强化水生态治理工作,让美丽河湖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截至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以上,城区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65平方米。
塑“城”美化生活
库车市园林规划处负责人黄宝宝说:“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建设理念,结合库车市总体规划实际和地域特色,组织编制《库车市建设公园城市专项规划》,构建中心城区三维空间体系,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统筹协调中心城区建筑色彩、园林景观色彩。”
同时,把汉唐历史文化、龟兹故地文化、新疆民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规划建设全过程,打造城市人文特色,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投资5.86亿元,按照“一脉”“三心”“五区”“三湖”“十一景”的空间规划布局,对库车河城区河段实施水系修复、生态景观提升、公用工程建设,形成水系景观贯穿、道路绿化纵横、街头绿地布点、公共游园铺面、防风林地环绕的多元绿化景观体系。推进8平方公里城北新区拓展,突出康养、旅游、教育、医疗等主要功能,打造生态绿色、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风貌。
兴“业”推动转型
近年来,库车市集群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推进厚力纺织、鼎立达等项目建设,推动协益纺织30万锭紧密纺等项目投产达效,构建以纺织、织布、织袜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充分利用特色林果资源,培育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利契机,着力构建景城一体化、城旅一体化的休闲慢游体系,加大浙商世贸中心、幸福城美食一条街、大馕城文化夜市等城市经济体发展力度,不断增强产业聚集能力和发展活力。
库车市委改革办主任王伟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自治区党委“1+3”重点工作和地委“76331”战略,围绕“六大产业”布局,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机遇,推动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