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隆冬时节,来到山东省宁津县刘刚村,村民王书智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小麦满心欢喜地介绍:“这是一片砖厂复垦地,当时村里和我们说这是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耕地的基础能力没问题。开始我还很担心,现在看这小麦的长势,和高产田几乎没啥区别。”
王书智说的是宁津县正在推进的山东省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与再利用工作试点项目。项目通过把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占地区域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剥离出来,运到了刘刚废弃砖厂复垦区,作为表层土回覆、压实。这样一来,异地运来的优质土壤可继续用于耕种,保障了新复垦耕地的质量,避免了土壤资源浪费,并可以大大缩短耕地基础能力的培育期。
“耕作层是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表层土,大约厚30厘米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自然形成1厘米耕作层土壤大约需要200年到400年时间。现行的建设占地模式,因没有考虑耕作层的剥离与再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宁津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召展说,“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树立改革思维,在省、市的支持下大力开展试点工作,让沃土‘搬家’异地‘重生’,使项目占地区内的优质耕作层土壤实现再利用。”
据介绍,在试点推进工作中,宁津县坚持“政府主导、协同推进、谁剥离谁受益、先剥后用、就近利用、因地制宜、统筹利用”的工作原则,第一批试点300亩,项目今年10月份启动,一期100亩已经完工,二期200亩计划明年3月份全部完成。
(孙 俨 久 生 洪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