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卫星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毛泽东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壮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悲悯与宏愿,自信和勇气,激情与想象,践行与奋斗。他那深刻的底蕴,肤浅者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
《东方长歌》以时间为轴,以事件为点,跟随毛泽东一生的重要脚步,感受其成长与变化。该书努力探求一种新途径,铺展毛泽东的心路历程。试图用想象敲开重门,用长歌访问孤独,用理性沉积情感。它把人物政治生命与人格志趣紧密相连,让读者更加清楚地认识领袖,理解领袖。
为了将有血有肉的形象真实再现于读者眼前,该书在着力诠释领袖人物人生必然性的同时,没有排斥人生偶然性。既写时事的壮阔,也写人性的悲悯;既写成功的雄奇,也写压抑的孤独;既写登高的壮赋,也写病中的吟哦;既写广袤的战场,也写刻骨铭心的亲情……长歌当哭,回肠荡气。
《东方长歌》尽量化用主人公语录,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展示心迹,歌唱太阳,歌唱号角,歌唱民族的觉醒,歌唱人民的解放。这种歌唱也是对自己最好、最真实的评价。此外,作品还以诗文的形式,将毛泽东的亲人、战友、人民甚至政治对手联系在一起,侧面描写了这位领袖的传奇一生,增添了该书的立体感染力。
崇高和壮美是新时代的必然属性。作品致力借助领袖形象高奏雄浑庄严的时代交响曲。情感是真挚的、朴素的、明快的,和时代紧密相连。毛泽东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加强执政党建设的精神根脉。应该说,《东方长歌》把握了时代节拍,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时代的洪流,把文学的创造寓于时代的进步。
习近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在这一方面,作者是一个践行者。
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东方长歌》应运而生。愿《东方长歌》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歌,激发国人爱领袖、爱党、爱社会主义制度的热情,产生巨大正能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