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濮阳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围绕落实四个“好”,优化驻在部门干部作风,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坚持问题导向
做好“巡察整改”这篇文章
今年,濮阳市委巡察办分别对综合监督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党组、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进行了巡察,纪检监察组全程参加配合巡察工作,结合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整改。
主动与办公室党组会商,在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开展“强素质、练本领、优服务”攻坚年活动,以实施“能力水平提升、工作作风优化、机制严谨高效”三个攻坚行动为载体,用好“思想讨论、岗位练兵、岗位职责”等十个抓手,引导和促进全体干部职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提升本领、增长才干、担当作为。
督促推动市政数局大力落实“一网通办”前提条件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添薪续力,把市场主体活力更好释放出来。
截至目前,全市市本级1210个政务服务事项在总法定时间30,136天基础上,缩减时间23,693天,居全省第一位;“最多跑一次”事项数1210项,居全省第三位;“零跑动”事项512项,居全省第一位。
结合部门实际
打好“日常监督”这套组合拳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和全程监督。落实驻政府办纪检监察组与综合监督单位互通工作情况制度要求,向综合监督单位通报市纪委监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对单位政治生态建设进行研判,切实推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落实,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开展问卷调查,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转作风提效能活动,通过向服务单位致信、定期问卷调查、巡查整改回头看三项活动,解决市政府办公室网上评议中发现的官僚主义、服务意识不强问题。
深入现场督导,对招投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采取随机抽取、不打招呼的方式,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抽取评标专家、评标专家身份审核、申报材料袋密封情况、评标过程到确定入围投标企业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切实做到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确保招投标工作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阳光运行。
聚焦执纪问责
用好“四种形态”这把利剑
围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廉政家庭建设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廉政楹联、廉政家风格言,参观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叩问初心》,学习省市纪委典型案例通报,使全体党员干部党规党纪刻印在心,反面典型警钟长鸣,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适时谈话提醒,践行“四种形态”,谈话提醒4人,修订规章制度13项,发出整改交办单3件,建立监督对象廉政档案207份,积极处置问题线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结合“6-45”整改
抓好“自身建设”这个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组一班人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加强“6-45”整改,查找具体表现38项,制定整改措施70条,组内多次研究如何提高监督执纪履职能力。
参加市纪委组织的知识测试、青年干部论坛,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依规依纪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把执纪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坚决防止“灯下黑”。
(河南省濮阳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