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国自贸区港

自贸区叠加RCEP 催生合作发展“倍增效应”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连续11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于今年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 杨 强 黄令妍

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近日闭幕。该博览会适逢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十周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涵盖15国的RCEP被视作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外延扩展”,此间参展参会的多国政要及专家学者表示,两者叠加将催生后疫情时代中国—东盟合作发展的“倍增效应”。

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年来,已成为亚洲最成熟、最富成果的自贸安排之一。”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11月28日如是评价。

当天,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专题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商务部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连续11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于今年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双边贸易额逆势增长5%,中国对东盟投资增长76.6%。

正如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朱林·拉萨纳维席指出,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充满活力。“尽管疫情蔓延全球经济放缓,但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改善,这反映我们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的10年,被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官员们喻为“黄金10年”。而就在去年10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李成钢呼吁:“中国—东盟应落实好升级《议定书》未来工作计划,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下一个黄金10年。”

迎来RCEP时代

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实施,为RCEP谈判和签署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宣告诞生。

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长阿兹明·阿里指出,RCEP历史性的签署,毫无疑问将对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在后疫情时代,东盟—中国自贸区以及RCEP将会推动双边经济贸易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越南驻南宁总领事黄玉荣亦称,RCEP的签署将使东盟与中国的经贸交往迎来更加积极发展的时代。

展示1+1>2整合效应

“RCEP与自贸区是1+1>2的整合效应,中国—东盟自贸区所蕴含的价值和能量,可通过RCEP实现倍增,使自贸区全面建成取得的贸易投资成果进一步巩固。”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陆义敏认为,中国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将更有效地参与到外部经济循环当中去,建立起参与范围更广泛的跨国贸易链和产业链,共同把贸易做大。

RCEP会否取代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员王正绪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两者并行推进,不会出现RCEP签署后“冲淡”中国—东盟合作前景的情况。

王正绪称,中国和东盟的关系已超越简单的贸易互惠伙伴、自由贸易框架这一概念。中国和东盟之间、特别是中国和澜湄国家之间紧密的外交关系和人文交流,会继续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往更深层次发展。

“在RCEP当中的5个‘10+1’中,中国—东盟关系作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一直在发挥先导效应。自贸区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带动RCEP的进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翟崑说。

2020-12-03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7000种产品关税,90%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连续11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于今年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2968.htm 1 自贸区叠加RCEP 催生合作发展“倍增效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