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国自贸区港

中国东盟“合”声嘹亮

□ 杨 舒

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近日闭幕。在4天会期里,八方宾朋相聚广西南宁,共襄这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盛会。

尽管当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阴云未散,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加速奔涌的不利局势,但本届东博会,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共兴数字经济”的主题设置、13.4万平方米的展览总面积规划,还是以跨境电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等为主题首次设立展区,都显示出中国东盟对未来合作路线有明确规划,对未来继续携手深化合作抱有强烈愿望。而中国东盟民众、企业能拨开逆全球化迷雾,展现出这种选择彼此、走向彼此的坚持,一点也不意外。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合作是刻在骨血里的基因。

回望同行历程,从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到如今东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已走过了不平凡的10年。10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推动构建了贸易关税的新机制,使得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惠及19亿人口;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加速器,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自贸区启动时的548亿美元,一路升至2019年的逾6000亿美元。这在给世界经济提供强大推动力的同时,也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抗疫情,患难真情,合作成就了亮眼的逆势增长。

在疫情刚刚发生、中国抗疫最吃劲的时刻,泰国总理巴育录制“泰中团结,一起加油”的视频,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访华,诠释了相互支持的真挚友谊。东盟国家人民积极向中国人民捐款捐物,为中国抗疫加油鼓劲。东盟国家进入抗疫的关键时期后,中国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等投桃报李,不仅多次向东盟国家捐助抗疫物资,还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探讨建立区域“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网络,以维护地区供应链产业链稳定。这些举措的采取为疫情之下的经济恢复提供了重要保障,共同推动了疫情之下前10个月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逆势增长7%。

中国和东盟国家休戚与共,携手同行,即将用合作的“金钥匙”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前不久,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正式诞生。由东盟主导,历经8年“长跑”,涵盖15个成员国的RCEP签署,让步入合作“蜜月期”的中国东盟“亲上加亲”,这让双方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合作共赢大道上,中国快速发展5G互联网产业、数字经济、新基建、区块链等新型经济模式,以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必将为来自东盟国家的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让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

2020-12-03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2966.htm 1 中国东盟“合”声嘹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