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杳勤 叶仕春
南国深圳,满眼春色。
2020年是深圳市福田区建区30周年,3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从38.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546.50亿元。生于式微,而今莲叶何田田,福田已成为深圳的城市中心区和主客厅。2020年,福田全力在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范例”上率先探索、勇当尖兵,全力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为新引擎,在建设独具魅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上阔步前行。
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就“城市范例”
30年来,福田区巨大成就的取得,得自于始终高擎改革旗帜,勇于突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党政机构改革,不断提升政府效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精细化、高效能”执法体系;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增强民生幸福感;扶贫战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硕果累累。在行政体制改革“火车头”的引领作用下,一幅幅“城市范例”才得以交相辉映。
智慧政务服务体系独具特色。2013年起,福田区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一窗式”“两集中、两到位”“三厅融合”形成全新行政运行机制,并于2016年开始在深圳推广。一是发布权责清单,公开“晒权”。二是力推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区、街、社区三级行政服务大厅实现一窗通办,群众排队时间减少近60%;全区单位将政务服务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科室,实行“综合受理、后台审批、统一发证、监督监管”工作模式;首创便民服务“零时限、零收费、零距离、零材料”的“四零”清单,最大限度地删事项、减环节,压时限、提速度。三是优化政务流程。全区行政许可事项100%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街道业务“通办通取”。
基层治理改革精细化效率化。同样还是在2013年,福田区率先在深圳提出“智慧332”街道模式,并在福保街道开展综合试点。2016年,街道大部制改革获批为全市改革试点,2017年升级为“党建+”街道大部制2.0版。通过整合机构及职责,街道被赋予更多的人事自主权,部门之间的行政内耗大幅减少,街道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基层治理改革生成的“福田模式”引发各界高度关注。2019年,福田区进一步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在香蜜湖街道撤销社区工作站,梳理重构街道—社区职责,精简了管理层级,进一步缩短了管理链条。
特殊时期快捷实施贴心服务。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影响的2020年,前三季度福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8.46亿元,增长3.6%,增速高于全市1.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良好韧性和稳健态势,得益于复工复产的精准有力,亦得自于福田区特殊时期快捷实施的复工复产良策。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福田相继推出三项产业政策,累计安排资金36亿元;为提升消费者信心,推出消费券惠民活动和“福礼”购物节,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
反哺回报社会多举并重。福田区在扶贫上一直敢为人先,扶贫方式多举并重,以受援地具体情况而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广东和平县,福田对口帮扶的38个省定贫困村均已达到退出标准,1802户5692人全部脱贫,预计今年底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而在广西罗城、环江两县,自2016年结成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以来,福田已投入资金3.83亿元。
福田区现代化治理永不止步。由福田区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各部门实施的改革已进行多年,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过程中,福田秉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对于福田区的改革成就,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先后报道100多次。
新时期高新科技衍生“国之利器”
高新科技产业是福田建区30年来取得非凡成就的重要利器,到2019年,福田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63家。由新一代产业园、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深港国际科技园、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国际量子研究中心以及华强北5G街区组合而成的“五园一街”新型科创园区正成为福田区发展新一轮高新科技的主阵地。
4月23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宣布落户福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该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明确建设的16个大科学工程之一,也是信息通信领域唯一一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作为“国之利器”,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次落户深圳。
7月22日,福田区发布《迈向“中央创新区”——福田区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课题研究报告》。从“中央商务区”到“中央创新区”,是福田在5G时代新的机遇和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亦是2020年全区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通过探索建设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福田区将形成聚集人气、融通资本、创新策源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进一步成为尖端科技创新策源地、创新企业总部集聚区、科技金融文化融合区、都市优质生活典范区、城市转型发展引领区,成为国内外城市转型发展示范的“福田样板”。
8月7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在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构建灵活高效的财政支持体系、强化园区空间保障与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是引领福田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合作区已筹集37万平方米科研空间,已落地和正对接项目132个,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园区雏形已经形成。
现代化金融科技造就“新制高点”
福田区总面积78.8平方公里,仅占深圳全市面积的4%,其中的金融业恰如田田莲叶,是福田兴盛和久远发展的主要支撑。
金融业增加值始终位居全市第一位。2019年,福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3.92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3%,长期保持全市增加值总量四成以上。作为中国三大金融集聚地之一,福田区持牌金融机构总数200多家,数量占全市的70%,而且业态齐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圳银保监局、深圳证监局等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及监管机构集聚福田,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总部位于其中,福田区同时还是全国私募基金最大的集聚地。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全球首个链接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联盟秘书处亦落户福田。
香蜜湖加速器助力金融科技中心。8月6日,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与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融合创新、企业上市加速一站式服务平台——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正式启动。香蜜湖加速器立足福田、深耕深圳、服务湾区、辐射全国,意在加速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创新融合,加速拟上市梯队企业成建制、上规模、练内功,冲刺上市“最后100米”。截至目前,香蜜湖加速器已归集全国拟上市梯队企业千余家,超过95%的企业具有股权融资经历,涵盖快速成长期的初创企业约500家、较成熟期的企业约400家、Pre-IPO企业约200家。与此同时,新近发布的《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提出,深圳要全力打造成金融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及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对于金融重地的福田而言,香蜜湖加速器只是个开始,随着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新引擎作用的重大推进,占地规模相差不大的纽约曼哈顿将成为福田的前进方向。
除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两大新引擎之外,福田还在建设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新引擎,以“U形产业环”打造都市活力中心。福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指导下,福田将本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初心,继续锐意进取、不懈攻坚,以引领未来的三大新引擎全力打造与全球标杆城市中心城区相匹配的新时代“福田2.0版”,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福田智慧、福田方案、福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