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纪国 马 霞
“十三五”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不断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活力。
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宁夏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16”政策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府审批事项大幅精简。自治区本级行政许可由812项压减为257项,取消各类证明202项。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减少183个收费事项,没有审批设立一项涉企收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基本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
监管方式不断创新。推进信用监管和联合奖惩,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健全,“互联网+监管”系统加快建设,“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95%以上企业年报信息实现公示共享。
政务服务水平快速提升。开展“不见面马上办”改革,“我的宁夏”App和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建成运行,推行“一窗全办、一网通办、容缺先办”,90%以上事项进驻大厅、可以“网上办”,80%以上的事项实现“不见面”办,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国第11名,宁夏“一张网、集中办”改革案例入选《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
与此同时,宁夏出台“民营经济20条”,全面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实体经济成本不断降低。完成国家省级空间规划试点任务,探索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受到中央深改组肯定。国企重组改革、厅局所属国企脱钩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梯次推开,“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基本完成,区属国有企业混改比列达到33.7%。农村土地“三权分离”“两权抵押”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坚持市场化、企业化的改革定位和方向,积极推动供销社、农垦、国有林场等方面改革。
开放合作不断扩大
持续畅通对外通道。实施内联外通的大通道建设工程,西银高铁年内开通运营,中兰、包银高铁开工建设,宝中铁路扩能、银川至巴彦浩特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20公里,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达到12个;实施普通干线提档升级,改造国省道1500公里,建成兵沟等5座黄河公路大桥,公路通行能力不断提升。建成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国际厅改造工程、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密国内国际航线航班,银川河东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跨入千万量级大型机场行列。开通中卫—中亚、石嘴山—俄罗斯等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199列8546车。
不断完善开放载体。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复制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154项,获批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聚焦经贸合作,成功举办两届中阿博览会,参会人数、签约项目均创新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从350家增长到470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丰富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东西部区域间合作驶入“快车道”,建成了苏银产业园、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园等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