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今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市场供应量

本报讯 记者李宏伟 实习记者安宁报道 日前,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秋粮收获已基本结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品种数量增加,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其中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消费需求。政府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库存规模充实,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的市场供应量。36个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

“目前,秋粮收购工作正全面展开。与开秤初期相比,农民售粮积极性提高,市场收购价格趋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截至10月31日,主产区入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2163万吨,同比增加95万吨。其中,中晚籼稻1026万吨、粳稻304万吨、玉米807万吨、大豆26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价格在每斤1.27元~1.4元;玉米价格1.05元~1.25元,近日有的深加工企业开始下调价格,南方港口玉米到货量增加,价格也出现回调,玉米期货价格近期有所回落;国产大豆均价2.3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受疫情、灾情等影响,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上涨。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国内主产区籼稻平均价格同比上涨10%左右,粳稻上涨6%左右,小麦上涨5%左右。粮价未来走势如何?

“当前粮油市场供需基本面不支持粮食持续大幅上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刘冬竹表示,11月初玉米期价明显回落,东北产区用粮企业玉米到货量明显增加,说明玉米上市量正不断加大,价格基本达到预期,继续看涨预期减弱。同时,近年来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在供需宽松的基本面下,目前稻价已超过国家拍卖稻谷出库价,从后期看,随着稻价进入高位,继续上行的阻力大。

2020-11-10 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仅地方储备就能满足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产销平衡区4.5个月以上市场供应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1920.htm 1 今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新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