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一核五维 协同育人

鲁东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牢素质、学术、时间、空间、教师五个维度,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元素,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王 庆

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生命线,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近年来,鲁东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牢素质、学术、时间、空间、教师五个维度,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元素,涵盖二十要素(素质维——德智、德体、德美、德劳,学术维——学科、专业、课程(含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时间维——备课、讲授、实验、实习、考核、毕业,空间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境内外、线上线下,教师维——专业教师、专职教师、干部职工),强化协同协作,构建了“一核五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构建“一核五维”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

抓牢素质维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坚持德育为先,德智、德体、德美、德劳有机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台《中共鲁东大学委员会关于启动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深入实施德育综合改革、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教师师德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行动等10项重点建设计划,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创新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构建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

抓牢学术维度,丰富无课程不思政、无研究不思政的育人资源。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教育,将其贯穿从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到答辩等各个环节。强化课程思政,梳理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着力打造“思政金课”,编写《课程思政学习指导手册》《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汇编》等教材,推行“一课一案”特色教学方案,把“家国情怀”自然融入课堂,润物无声、如盐化水。创新思政课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将胶东大地红色资源、鲁东大学红色历史转化为思政课程“活教材”,开设《胶东红色文化史论》课程,编撰《红色鲁东——鲁东大学红色记忆》《胶东红色文化丛书》,定期举办诵读和研习会,用鲁东大学红色历史、胶东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抓牢时间维度,营造无时不思政的育人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新生报到至毕业全过程,涵盖入学教育、教师备课、课堂讲授、学生实验、见习实习、课题研究、考核评价、毕业就业等。实现“思想引领”与“全过程”的“基因式”融合、全天候延伸,注重提高研究生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实干精神。党委书记、校长讲授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和毕业“最后一堂思政课”。先后成立12个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厚植爱党爱国爱岗高尚情怀。教育硕士见习、实习、研习开发了“三习一体、六方联动、四维融合”模式,强化研究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抓牢空间维度,形成无处不思政的育人环境。创建“五个一”红色教育平台,通过创演大型红色组歌《红色胶东》,讲好胶东和鲁东大学红色故事,建设红色文化网上教育馆,打造网络思政教育新载体,推动红色文化在校内全方位覆盖。搭建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与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加强战略合作,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思维和能力,以“专业学位+能力拓展”为核心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打造密切互动的科教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长效开展研究生“走红色胶东,悟初心使命”“扎根中国土壤,推进文化育人”社会实践,举办“行走的研究生思政课”,将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学术文化相融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研究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抓牢教师维度,建设无人不尽责的全员育人矩阵。完善导师第一责任人制度,相继出台《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导师岗位职责,强化“学术引领+德育指导”相结合,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学伦理、学术研究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切实发挥全校各部门的育人功能,做到不断线、不离线,形成有效补充,构建主渠道、主阵地、职能部门等全校合力全员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修订《关键发展绩效成果奖励办法》,把研究生教学改革和育人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聘用、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思政教育模式构建和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

增强了教师立德树人使命感。以研究生导师为班底的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鲁东大学女博士创新服务团”成员均为研究生导师,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强农兴农的重大责任,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导师张洪霞教授带领团队获得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导师张兴晓教授带领团队承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攻关项目,获评“烟台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晓洁、邹宁两位研究生导师同时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近年来,先后获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3项、全国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多位导师获评“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以及“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等称号,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多人获评“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鲁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促进了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我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三届毕业生,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生获评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0篇、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6篇。研究生获各类专业技能大赛省级以上奖项150余项,其中“‘兰桂枝’言语矫治与语言康复服务基地”项目获“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许多毕业生进入高校,走上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教师岗位,身体力行做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校研究生自发捐款捐物,以多种方式参与“抗疫”。在泰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地交流学习的研究生时刻心系祖国,积极发起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主题活动,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中国夺取“抗疫”胜利的坚定信心。《打好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学术文化三张牌,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施“333”工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等被人民网、新华网、《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将踏上新征程,面临新任务。鲁东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持。

(作者系鲁东大学校长)

2020-11-10 鲁东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牢素质、学术、时间、空间、教师五个维度,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元素,打造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1912.htm 1 一核五维 协同育人 /enpproperty-->